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 正文

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6/07/26 20:09  金榜考研

  (一)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质

  (1)质的定义

  质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2)质的特点

  第一,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事物总是一定质的事物,质也总是一定事物的质。

  第二,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质和属性不可分。质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属性就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第三,由于事物本身与周围事物关系的复杂性,事物的质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特性。把握事物的质,首先要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把握本质属性,并把实践作为实际的确定者。

  (3)认识事物质的意义

  第一,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基础,没有确定的质的事物是无法认识的。

  第二,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起点。认识事物首先要把事物区分开,而区分事物必须把握区分事物的质才能把事物真正区分开来。同时,只有在认识质的基础上才能认识量,作量的区分。不了解质,对量的认识就无从谈起。

  第三,认识事物的质是区分不同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

  2量

  (1)量的定义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们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2)量的特点

  与质不同,量和事物本身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围内,数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3)认识事物量的意义

  第一,人们依据不同的质去区别不同的事物,而要区别质上相同的事物,就必须进一步考察事物的量,因此认识事物的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

  第二,只有对事物的量进行考察,才能对事物以及它的质获得清晰准确的认识,才能具体指导实践活动。

  第三,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相互依赖的。定性分析就是对质的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量的分析。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深化。

  3度

  (1)度的定义

  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指出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

  对于度的含义可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度标志事物质和量结合不可分。既没有纯粹的量,也没有纯粹的质。量总是一定质的量,量中包含着质;质又总是一定量的质,质中包含着量。

  第二,度又是质和量的相互规定,质规定着量,量也规定着质。

  第三,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惟一标准。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属于量变,如果超出了度,这事物就会转化为他物,这一变化就属于质变。

  (2)度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在认识上,把握度可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质。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都有规定自己质的稳定性的量的范围,因此要精确地把握事物的质,就要了解它的量,有基本的数量分析,也就决定了事物的质。科学研究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对度范畴的具体运用。

  第二,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了度,就能做到“胸中有数”,使主观符合客观。掌握了度,才能克服“过”与“不及”两种错误倾向,避免“左”或右的错误。同时,依据度的要求,在工作中既要重视数量,又要讲究质量,反对只求数量不讲质量,或只讲质量不讲数量的片面观点。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与质变

  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和新的质变,由此不断前进。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都是事物量变状态的表现。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静止的破坏,都是事物质变状态的表现。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的成果只有通过它所造成的质变才能得到体现和巩固;

  第二,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第三,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新量的特征。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反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有力武器。“激变论”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它们共同的特点在于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3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既然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为了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做事情就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要促成事物的质变,就必须首先做好量变的积累工作。如果不愿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努力,而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或者急功近利、企求“侥幸”,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同时,当我们要保持某种物质的相对稳定时,又要注意“防微杜渐”,要能够提前防范。

  第二,既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那么我们就应当重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的复杂情况。注意区分根本质变和部分质变,以免犯冒进的错误;还要区分部分质变和量变,以免混淆事物质的界限。在事物的根本质变尚未到来时,要善于等待和积累,努力为根本质变创造条件;当事物进入根本质变时,要有不断开拓的勇气和能力,为新事物的壮大发展铺平道路。

  第三,既然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我们就要努力掌握这个规律,自觉地按照规律办事,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作为一个不断创新的人,是不会在量变和质变的任何阶段上停步不前的,因为停步不前就会跟不上时代而成为落伍者。同时也不可急躁冒进,超越事物发展的阶段,否则就不是创新,而是阻抑事物发展的蛮干。

  (三)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肯定和否定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肯定因素或者肯定的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因素,是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别物的因素或方面。否定的因素或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因素或方面。

  2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肯定与否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是,肯定和否定作为事物内部两个不同的方面,处于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中,当肯定的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的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也就达到对事物自身的否定。因此肯定与否定有着确定的界限,彼此之间相互对立。

  二是,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一方面肯定包含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也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中又包含着肯定,在一定的意义上,否定也就是肯定。实际上,同没有纯粹的肯定一样,也没有纯粹的否定。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的否定观,就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的辩证理解的基础上的。

  3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基础上引起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有三个特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在事物内在矛盾的推动下,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实现了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实现了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因而它成为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把新事物与旧事物联系起来,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

  “扬弃”这个词的含义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就是克服旧事物中陈旧的消极的东西,克服是发展中的非连续性是连续性的中断;保留,就是吸取和继承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是发展中的连续性。所以,辩证的否定作为“扬弃”,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是联系和发展的对立统一,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

  (3)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形而上学否定观割裂了与否定的辩证关系,讲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是排斥一切否定的绝对肯定;讲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是排斥一切肯定的绝对否定。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有三点:

  第一,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了事物的内部矛盾,从而否定只能是来自外力的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否认“内因论”而只承认“外因论”的否定观;

  第二,形而上学的否定不是发展的环节,而是发展的中断;

  第三,否定也不是联系的环节,

  而是联系的中断。在形而上学否定观看来,否定不是“扬弃”,否定是抛弃,是不包含肯定因素的绝对否定,这种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的否定观,既割裂了发展,也割裂了联系。

  (4)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只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才能树立全面的观点,才能对一切事物持分析的态度,防止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防止片面性主观性的错误。

  第二,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于正确对待历史文化、对待传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既反对文化上的“虚无主义”,又反对文化上的“复古主义”,对待西方文化也是一样,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全盘照搬。

  第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是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思想武器。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