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非名校不上”烤热高分复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7/27 08:5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这是一群特殊的“落榜者”,他们本来也可以走进大学校园,但是因为考分和自己的理想存在一定差距,他们选择了复读,希望再一次拼搏能够达到他们期望的目标—— 张亚萍已经是第二次经历忐忑的六月了,不过她并不是一个高考“失败者”。去年高考她的成绩是603分,完全可以选择一所在外人眼中不错的大学。但几经思考后,她还是选择了复读,今年她的高考成绩是664分。在接受采访中,她有些疲惫,同时也夹杂着些许喜悦
据了解,像张亚萍这样高分复读的同学并不少见,而且数量每年都在上升。 在杭州求是专修学校,校长陈继红告诉记者,前些年来复读的几乎都是没有上线的同学,而这两年高分复读的越来越多。2005年他们学校招收的复读生中,仅600分以上的就有11个,这些学生复读的唯一目标就是名牌大学。 一位中学老师说,现在很多孩子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只要有大学上就行了,他们在考前就会确定心中理想的名校,一旦理想没有达到,他们很可能选择复读。 在这位老师的眼里,“复读”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是高考落榜的代名词了,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寒窗数年,不能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就与心仪的高校擦身而过,复读是给自己多一次机会。 一次考试具有偶然性,那么复读再考同样也具有偶然性,事实上,就曾有考生复读后反而出现“一次不如一次”的现象。对此,张亚萍表示,选择复读自己心里有把握,除非有特殊情况,应该是一年比一年好。 陈继红校长也向记者出示了一份2006年该校高考学生成绩单,在成绩单上同时标注了复读生去年的成绩。记者看到,去年的高分复读生今年的成绩几乎都有所上升或维持原来水平。背后:相信上名校有利择业 对于为什么选择复读,答案几乎一样,那就是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名校。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读名牌大学和普通大学,除了有“理想”的成分外,更多的则是迫于巨大的就业压力。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昔日的“天之骄子”已不再风光。翻翻各单位的招聘启事,“本科以上学历”已经成为大多数岗位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考生能作出的选择要么就是再去读研究生,要么就是选择一所名牌大学,在同等学历条件下占据“名牌优势”。而从时间投入的角度来看,显然后者要划算许多。 上名牌大学,这是每个考生的梦想。区别在于一些人错过之后无奈挥手离开,一些人却在执着地一次次尝试。如果把高考比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话,那么上名牌大学的难度实在不亚于走钢丝。复读在带来机会的同时,同样也存在风险。 那么名牌大学究竟能为日后的就业增加多少胜算筹码,这样去冒险值不值得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几家公司的相关人员。 某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招聘专员冯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公司招聘也趋向于理性,学历高低、是否毕业于名牌大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参考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招聘不会完全迷信高学历和名牌。现在企业用人主要看的还是能力,其次是经验。 冯先生的话很中肯,只是记者心中不由得想,不知道那些高分复读的学子们在听到这样的话之后会有何感想?争议:高分复读是利还是弊 面对高分复读现象,学校、家庭、社会和教育专家显得意见并不统一。复读生有自己的打算,家长更多地认为孩子能有这样的上进心是件好事。 而学校的态度却谨慎得多。求是专修学校陈继红校长说,各个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满足社会不同需要的人才,每年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都是经过专家研究论证过的,如果考生都一味追求上名牌大学,一旦这种现象过于普遍,有可能会打破高校原来的招生计划,甚至造成高等教育在某些方面的混乱;但另一方面,从考生自身角度出发,陈校长认为高分复读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要通过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并为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打下基础。 高分复读现象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专门接收复读生学校的火爆。高分考生复读考上了名牌大学,对其所在的复读学校是最有力的宣传,而这种宣传的直接后果便是有更多考生在与北大、清华等名校失之交臂之后,拿着高分成绩单走进复读学校。对学校来说这可能是一种“良性循环”,而对于高分复读这样持续走热,社会各界表现出的更多是担忧。 据了解,有些学校为了抢夺生源,甚至不惜“重金悬赏”。如杭州某学校在去年便制定政策重奖高分考生。该校学费经物价局划定为每年1万元,而对于那些过了一本线而来报名复读的考生,校方一律发放2.5万元的助学金。这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吸引。 面对这种现象,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担忧:考生会不会因为一味去挤名牌大学而变成考试机器?接收复读生的学校会不会也因此而变成生产考试机器的车间? 据分析,高分复读现象在未来几年还将进一步升温。对此,专家认为,高分考生是否选择复读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高分考生在选择复读前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于一些高考成绩和平时成绩差距较大,或者因为志愿填报失误未被理想学校录取的考生,可以考虑复读。而对那些已经“尽了力”的考生,不宜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再去复读,更不能因为近年来“高分复读”迅速升温就不考虑个人实际情况而盲目复读。(本报实习生 曹鸿涛 本报记者 李刚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