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2007考研政治理论同步训练1600题》 > 正文

答案解析

http://www.sina.com.cn 2006/08/17 17:58  文都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 在党的十三大上,正式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经过十四大的进一步发展,到党的十五大上正是定名为邓小平理论。

  2.B 【解析】 最早是毛泽东提出的。

  3.B 【解析】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已经完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领导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此可知,第二次飞跃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即选项B。

  4.A 【解析】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创造比资本主义先进得多的生产力。提起社会主义,就首先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5.D 【解析】 党在1987年的十三大报告中系统的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叶剑英的讲话中阐明了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四大重点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6.B 【解析】 邓小平在1979年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第一次提出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7.A 【解析】 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社会性质及其发展阶段。选项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上述指导思想下对中国现阶段国情认识的结果。

  8.D 【解析】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考生务必记住以上论述。

  9.A 【解析】 1979年,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社会上出现的混乱和消极的思想状况,邓小平明确的提出了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

  10.B 【解析】 马克思主义一脉相传的思想理论的精髓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

  11.A 【解析】 关键在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因为与各种社会现象相对应的应当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2.A 【解析】 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就体现在他们一脉相承的思想理论上,这种发展则是邓小平针对新的社会现实推进了毛泽东思想,解决了毛泽东所没有涉及到的重大的现实政治和社会问题。

  13.B 【解析】 本题是一个需要注意的知识点。

  14.A 【解析】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邓小平一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5.D 【解析】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和本质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解析】 邓小平这句话的含义实际上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二者同中国实际的关系。在答案选项中,AD都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关系的,C是说明社会主义与中国关系的,所以都可以选。

  2.AC 【解析】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党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的,市场经济是党的十四大通过的。

  3.ABD 【解析】 本题的ABD三个选项正确地反映了这一观念提出的意义价值。C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早已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历程。

  4.CD 【解析】 这是当时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的原来的说法。

  5.CD 【解析】 邓小平理论指的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形成的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虽有很多重要的思想观点,但是在总体上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所以正确选项是最后两个。

  6.CD 【解析】 考生要特别注意,这里是问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国内社会历史条件,而不是国际条件。

  7.AB 【解析】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与此相对照的,江泽民

三个代表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8. ABCD【解析】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9.ACD 【解析】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10.ABD 【解析】 党的总路线问题上,我们要知道1956年开始实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号召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搞一大二公,是以失败挫折告终的。

  11.AD 【解析】 本题答案需要考生加以掌握。

  12.ABD 【解析】 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多种经济成分则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

  13.ABCD 【解析】 备选答案中的四项内容都是南巡讲话的重要内容。

  14.BCD 【解析】 答案A是不对的,它是1956年八大是通过的国家经济建设方针的重要内容。

  15. ABCD 【解析】,根据十五大报告,A、B、C、D均为正确选项。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在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思想基础和认识方法上是一致的。

  三、分析题

  1. \[参考答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本题答案主要着眼点从这个方面来回答,具体详述从略)

  【思路点拨】这道题意在考查我们对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及不足有一个认识,并能从哲学的高度看待。哲学上看,主要体现了实事求是、全面发展看问题的观点。

  2. \[参考答案\]

  (1)第一,理论依据: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基本力量。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也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第二,现实依据: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的现实问题是党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例如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长期以来高度关注就业问题,把就业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强调改革、发展、结构调整,都要和扩大就业相结合。千方百计解决好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这就表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执政为民。

  (2)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第一,坚持权为民所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第二,做到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第三,坚持情为民所系,群众利益无小事,关心群众生活;第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第五,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尤其是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人民利益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三个代表思想的有关知识。我们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形成、指导意义等相关知识有系统地了解,本题就为这一系统掌握提供了一个范例。对考生来说,重要的是掌握这些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

  3. \[参考答案\]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站在世纪之交的时代高度,总结历史、观察现实、前瞻未来,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特别是建国以来的党的执政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邓小平理论就已经过时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

  (3)某些人的观点能够认识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作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却夸大了这种作用,从而否定了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又是不全面的。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作用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应当明确:后者是对前者的丰富和发展,而不是否定和替代。

  4. \[参考答案\]

  (1)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要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两次伟大革命的过程中,在思想理论方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又有了新的飞跃,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主要理论成果。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有一个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党开始制订出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第二次飞跃的起点。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全面的阐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和第二次飞跃的进一步进行。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又正式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平理论。把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为党的指导思想载入党章。这一切表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已经完成。

  (4)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重大意义。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从本质上概括了我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中最重要的带有规律性的内容。它是形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③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思路点拨】这道题表面上看是要说明邓小平理论。但是考生一定要注意,这里的关键是说明邓小平理论的角度,一定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切入。换句话说,是要强调邓小平理论是如何体现这种结合的。其意义的论述,当然也不能忽视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价值。

  四、新增知识点重点突破

  1.ABCD。【解析】因为这是2007年新大纲的最新表述,它完整地反映了党在邓小平理论问题上认识的全面深化。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