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正文

新托福阅读量提高注重速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09/05 20:01  新浪考试

新托福阅读量提高注重速度
北京新航道学校新托福阅读主讲袁昊新浪解读阅读备考策略

  新托福阅读量提高注重速度

  袁昊:谢谢,新托福阅读跟老托福阅读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整个阅读量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在旧的托福考试里,测试五篇文章,每篇文章长度在350词左右,但是在新的托福
考试里面,会有三至五篇文章,但是每篇文章长度在700词左右。

  考虑到一般的中国学生把一篇文章看完之后,而且要把题做出来,他至少要把文章的内容看两遍以上,所以总的阅读量对一般的考生来说很大。

  另外,新托福阅读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时间相对来说比原来的考试要紧张,在原来的考试里面,一共给55分钟,题量是50道题。在新托福里面,总的时间是60分钟到90分钟,每篇文章对应12-14道题。看起来虽然时间长了,但是由于阅读文章的长度变长了,所以实际上阅读时间是比原来要短了。

  新托福阅读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句子插入题和涉及文章要点的多项选择题。在过去的阅读里面,一般是单选题,在新的托福考试里面阅读部分出现了多选题,有一种题型叫结合文章的主题进行选择的题,它一般会给出6个选项让你选出三个跟文章的主题最相近的题。像这样的题目如果你在6个选项里面选出3个正确的选项,他的得分会在2分左右,如果你只选出2个正确的选项,得分只有1分,如果只选出一个正确的选项得分是0分。

  除了这样一种题型以外还有一种是原先没有涉及到的,这个题型叫图表题,像这种图表题它一般有两种考法,一种是给你7个选项让你选出5个正确的,另外是给你9个选项,让你选出7个正确的,分值在3分到4分之间,这是新托福考试阅读部分最大的特点。

  刚才王老师跟大家说过了从美国人看托福的改变,因为王老师本来就是美国人,所以从来没有经历过一个中国学生奋斗到美国的去的痛苦经历。我本人99年的时候考了托福考试,我本人是一个非常平常

留学的过程。所以在我的角度来看,托福考试在过去几年里面一直干不过雅思,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因为美国政府把赴美的留学签证卡非常紧,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导致了托福市场的滑坡,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就我在美国留学这段经历来看,我觉得适合考托福的,不仅仅是那些想去美国留学的学生,还有一些想去美国做研究的学者,他们也是非常需要托福这个考试。在美国来说拿学生签证这些学生的数量,跟拿访问学者这些人的数量几乎是一样多的。这些人因为他本身有过工作经历,他们更容易拿到美国学校的funding,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有一个不错的托福成绩的话,比一般的学生来说更容易到美国去。

  就我过去考的旧托福来说,我觉得旧的托福考试非常的不科学,有很多地方不科学,比如说阅读部分有一些不是很合理的题型,有时候会考一些很生僻的知识点。新的托福考试在阅读这部分强调的不是具体的知识点,而是整篇文章整体的框架,这点对于考生到美国学习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的。因为如果到美国做一个研究生的话,你们每个星期都要跟美国当地的学生进行很多的交流交谈,而且老师每个星期都会布置很多的作业。你要写这些论文必须到图书馆去查很多的书和资料,每个星期的阅读量很可能都达到五、六本书,非常的大。

  另外,在旧的托福考试里面,在听力部分有很多我们说的套路。比如里面提到比萨饼,答案一定是“很好吃”。如果对话中说图书馆人非常的多,答案一定是“想找座位找不到”。旧的托福听力里面如果提到男生跟女生在争论,答案一般来说都是女孩子是正确的,而男孩子是错误的。这种非常明显的套路对于亚洲学生来说,往往可以猜对答案,即使文章并没有听懂,但是最后题都做对了,最后导致很多的中国学生到美国以后,虽然拿到很高的托福分数,但是没有办法适应当地的生活和学习。

  网友:对机考非常担心,老师能不能就我们的临场考试,在阅读方面给我们提一点建议?

  袁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给这位考生的建议就是进行模拟考试,以熟悉考试的流程和工具。另外,要拼命的做题。在你们平时做题的时候三篇文章不要给自己60分钟,只给55分钟做阅读。如果平时抓紧了,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了。

  另外新托福考试要考很长时间,消耗的体力很大,所以同学们最好每天做一些慢跑,把自己身体调节好,这是很关键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英语考试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