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环境污染型试题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9/15 14:57 景山公务员 | |||||||||
作者:刘景山 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材料描述的主要内容是:某印刷公司为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更新了设备,但产生的噪音污染影响了周边居民,并致一人患病,引发法律诉讼。从而反映出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社会问题。
要提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必须首先分析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运用内外因分析法,我们发现:造成环境污染的内因,是污染环境的主体即企业自身追求高利润、环保意识薄弱所致;造成环境污染的外因是企业之外的其他相关方面,主要是:地方官员追求政绩搞地方保护主义,监管处罚力度不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健全等。 找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之后,我们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引进先进设备,保证排放的污染物达标。 第二,组织监督各类污染源治理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对于违反规定不达标的企业及其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罚款、停业处分直至给予法律制裁。 第三,对于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要由其所在单位或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 第五,对保护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六,对于罚款等处罚力度不够的问题,可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七,完善监督机制。这既包括政府职能部门对各地环境的定期考察监督制度,还包括群众和媒体对违规生产的企业及其领导者的监督。 通过以上对原因和对策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关于“环境污染”型试题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本文选自《景山公务员的BLOG》,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