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 > 2007年考研时政复习 > 正文

明确荣辱凝聚民族正气

http://www.sina.com.cn 2006/10/13 15:44  金榜考研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发言(摘录)

  明确荣辱凝聚民族正气

  人民日报副总编 梁衡 

  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荣辱观”。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彩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精神文化大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幅员辽阔,社会发展水平、风俗习惯差异很大。假如没有一个明确的道德体系、统一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就会失去民族凝聚力和起码的社会秩序。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对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历史阶段,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当其时

  中国社会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客观上形成了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加之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渗透,无一不对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提出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破除了人们的一些旧观念,但是,如何尽量减轻商业化浪潮对社会优秀传统道德风尚的冲击,却是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体现了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时代要求,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非常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八荣八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道德标准

  中央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特别提到要“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这个目标告诉我们,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这样的奋斗目标,符合目前我国的发展水平,也符合我国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但是由于现时期新旧事物的碰撞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困惑、甚至混乱,出现了“道德失范”,腐败之风蔓延。这种情况如果长久地存在,不利于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和新一代公民的成长。胡锦涛同志及时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

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核心问题,以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涵,科学定义了我们时代应具备的是非观念、善恶分野和美丑界限,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具体操作性。随着学习宣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逐步深入,这一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尺度必将化作全体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三、“八荣八耻”为构建和谐社会树立了一个共同遵守的价值尺度

  和谐社会需要一种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是不可能成为和谐社会的。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不文明,不和谐、不尽如人意的情况还随处可见。可怕的是由于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的泛滥,许多人内心深处的羞耻感和罪恶感逐渐淡化以至消失,对羞耻的事情无所谓,没有了负罪感、内疚感,不讲公德、私德。在许多时候,爱憎不明,善恶不辨,是非不分、正不压邪的现象多有所在;与此同时,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反被一些人引以为荣;而廉洁奉公、

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等,却渐被淡忘。荣辱颠倒,道德失衡是一个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它会带来人民群众的迷茫和社会意志的涣散。“八荣八耻”,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行为道德和思想品格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新闻单位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应当承担自己的职责

  我们要将“八荣八耻”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相联系,将其中的内容内化解到自己的职业生涯里,体现在自己的工作中,以身作责,分清荣辱,明辨是非;要将“八荣八耻”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相联系。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广泛的思想发动,引导每个公民树立荣辱观,唤起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各个行业践行“八荣八耻”的责任感。推进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

  在宣传中,新闻媒体一是要注意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注意宣传方式。要做到点面结合、正面表扬与批评揭露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坚持“三贴近”,运用新闻、言论、讨论参与等多种形式,在这场教育、宣传活动中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达到匡正社会风气的目的。二是要注意突出宣传重点。内容切入点重在通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发人们对社会主义人生观、道德观的思考,从而知行合一,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道德观念。宣传对象面向整个社会成员,但重点是青少年和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将特别重视在这场教育、宣传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报道尽量做到既生动活泼,又深刻感人。

  “八荣八耻”的提出,是对“以人为本”的新的解释,是对和谐社会的新要求,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和宣传这一新的道德标准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树立和实现它更要依靠我们所有人的不断努力。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