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 > 正文

《考研政治核心考案》第四篇:邓论和三个代表

http://www.sina.com.cn 2006/10/26 12:16  恩波教育

  第四篇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学科架构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共有十二章,可分为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1、2,是总论,主要阐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历史地位。

  第二部分即§3,是思想基础,主要阐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也即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第三部分即§4、5,是立论基础,其中§4主要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内容涉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5主要阐述“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内容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第四部分即§6,是宏观设计,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

  第五部分即§7~11,是微观展开,其中§7~9分别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10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统一;§11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环境。

  第六部分即§12,是结论,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承担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强调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第一篇§6.3)。

  备考策略

  1.从历年命题的情况来看,考查重点是§6~8,考生复习重点是§4、5、6、7、8、9、12。

  2. 本学科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时效性、政策性都很强。为此,考生复习中要注意两点:(1)对大纲涉及我国现实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一定要学会运用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关论断和观点,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当前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意义。(2)对新增知识点的阐释,一定要以党的十六大报告和中央最新文件的精神为规范,因为试题中对现实经济政治热点问题的回答,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参考答案”,大多是以中央文件的最新提法为依据来制订的。

  3. 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通方面,要特别注意两个结合:(1)与《形势与政策》的结合,这主要是指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要看每年一次的“党的中央全会”(下半年)和“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半年)有什么新观点、新论断。凡是这些新观点、新论断在大纲中有对应考点的,复习中一定要把它们吸收进来。具体到今年来说,尤应关注“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先进性建设等时政内容,考生复习中务必将它们与有关章节的对应考点结合起来把握。(2)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结合,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来分析本学科关于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跨学科分析题。

  4. 本学科在复习方法上,要以一些重大热点问题为主线,把相关考点串联起来把握。如“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个热点,其依据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5.1);重要性涉及“科学发展观”(§6.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2);基本途径涉及“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6.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6.4)。一般来说,对重大热点问题的准备,在方法上要注意四点,即热点问题对应的大纲考点(在哪里)、热点问题的背景和内容(是什么)、热点问题的解决意义(为什么)和热点问题的解决对策(怎么办)。

  §1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一、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新增考点]

  1.党诞生以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寻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链接与点拨

  不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与“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相混淆。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开了近代中国进步的闸门(第三篇§2.1);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三篇§4.3);第三次历史性巨变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新技术革命浪潮迅猛兴起,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3)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依据;(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土壤。

  2.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2)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

  (3)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其中,“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成熟的主要标志。

  (4)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8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

  (2)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3)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其中,“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成熟的主要标志。

  (4)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8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并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链接与点拨

  (1)邓小平留给我们的最大精神财富是创立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是1992年春南方谈话。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①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②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③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④关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⑤关于社会主义曲折前进的思想;⑥关于“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思想,等等。

  (2)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有关科学概念的形成条件: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条件(第一篇§1.2);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条件(第二篇§1.1)③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第三篇§1.1);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2.1)。

  (4)有关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①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三篇§1.1);②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一、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重点]

  1. 邓小平理论科学涵义的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继承毛泽东思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3. 邓小平理论既继承和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及立场、观点和方法,又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链接与点拨

  有关科学概念的内涵:(1)毛泽东思想的内涵(第三篇§12);(2)邓小平理论的内涵;(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2.2)(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6.1)。

  二、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增考点]

  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邓小平理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因而,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链接与点拨

  有关科学概念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三篇§7.2);(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2.3)。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