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资格考试 >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导航--你问我答专题精系列 > 正文

你问我答:2007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答疑汇总

http://www.sina.com.cn 2006/11/09 16:34  华育公务员

  你问我答之申论答疑部分(一)

  问:公务员的申论考什么啊?

  专家:“申论”考试是根据目前机关工作的需要,对考生阅读能力、文字水平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考察方法,是模拟公务员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测试。其
目的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背景材料会涉及到社会活动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包括一些社会热点与大众传媒所关注的焦点等。当然需要花功夫了,否则怎么能取得高分,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呢?

  问:申论考试相对于往年,今年会有大的变化吗?

  专家:通过六年的申论考试试题分析,尤其是近两年申论试题,在命题上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1)倾向于使用综合型材料

  从资料反映情况的性质上来看,有单一型和综合型两种情况。单一型材料是指给定资料的性质比较单纯,或者是教训资料,或者是成绩资料。综合型材料是指给定资料既有正面资料也有方面资料,既可以总结教训,也可以总结成绩。综合型材料是后来才出现的类型,所给信息量大,涉及面更广泛,出题的余地更广泛,所以从发展趋势上看,综合性材料复现的比率会更高。

  (2)要求从分立式转向综合性

  分立式试题对受试者所掌握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应试者各个单项的能力。综合性试题使对受试者的整体能力进行综合性的测试,它可以全面考察应试者的能力。前三年的申论试题都是通过概括、对策、论述这三个题,分别考察应试者的分析概括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而后两年的试题多是综合性的。一个题中可能要求应试者表现出几种不同的能力。

  (3)阅读难度在增加

  给定资料的分量越来越多,就资料形式来说,以资料汇编形式为多,也无形中加大了阅读的难度。

  问:申论中第二题和第三题有何区别?

  专家: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我看过多种参考资料,鲜有对此进行过论述的。这个问题对考生来说相当重要,它可能是确定学生的成绩上不了上得了一个档次的问题,它对学生的作文来说,至少起着15分的作用。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就可能多得10分左右。没搞清楚,将第二题的答案搬到第三题的文章里边,很可能少得10分以上。下面我对此进行分析。

  第二题“提出对策(方案)”与第三题“解决问题”的联系在于三点:

  一、从出发点来说,提出对策(方案)和解决问题都是对给定事实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

  二、从过程来说,都讲求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都要求在理论上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和事物内有逻辑,在实践中都可以执行。

  三、从结果来说,都是为了使事实由非常态进入常态,都是使事实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

  其区别也同样有三点:

  一、从职能归口方面来看,二者的出发点有所不一。前者站在组织的角度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后者是以特定身份出发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在考试中,第二题的作者身份相对自由,如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二题的要求是“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也就是说,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职能部门来谈,既可以从主管部门来谈,也可以从协管部门来谈。其主体是宽泛的,只要从公务员的角度出发即顺理成章。

  而在第三题的作文中,对论者的主体身份要求是严格的,经常是以相对具体部门的人员身份来谈问题,所以看问题的立场、角度就有较强的限定性。如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三题“情景之二”就要求从“作为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角度“在当地电视台专题节目中的讲话。”而2004年则要求“你作为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其主体是限定的,必须从特定部门,特别是领导人的角度出发来论述问题。

  二、从要求来看,第二题提出对策“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加以文字篇幅简短,理论的可行性常常蕴含在行动的可操作性里,它通过归口的管理职能划分、合理的措施安排、恰当的实施手段等来体现,一般不阐述理论,以务实的方式出现。

  而第三题的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有力”则要求既要务虚又要务实,要将理论和事实完美地结合起来,对其所提出的解决方法,都应当有一定的理论支持。

  三、从表现形式来讲,第二题的对策常用“主管部门干什么”、“协管部门一干什么”、“协管部门二干什么”、“协管部门三干什么”、“新闻宣传部门干什么”这种由主到次的方式来排列对策。

  而第三题的论证要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等,所以论证过程中更常用先务虚后务实,先理论后实践,先抽象后形象,先主体后客体,先主要后次要等方式来进行。句子顺序和词语顺序严格按照重要到次要的内在规律排列。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