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80后”高考状元全接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15:25   信息时报

“80后”高考状元全接触
骆斯慧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孩。

  21世纪的考生是“80后”出生的一代,他们个性张扬,为人、行事都突破传统,思维见解独到。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报考学子骤增,高考状元的光环也就更加夺目。

  顶着状元的光环进入名校学习,面对各路精英,他们比在高中阶段感受到更加沉重的学习压力,鞭策自己更进一步。北大清华等名校学子历来有出国的风气,高校中的状元们亦不例外。对于人生的规划,他们一般早已有了明确清晰的目标,并为此作努力奋斗。

  骆斯慧

  

状元族谱:2002年广东高考状元

  就读中学:广州二中

  录取院校:上海交大医学院

  毕业生活:上海交大医学院读研

  4万奖学金为家庭减负

  骆斯慧是广东新高考体制下产生的状元,2002年以900分的成绩从广州市第二中学脱颖而出,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后,本来报读的是生物技术,后来转学医学。如今,骆斯慧因成绩优异保送硕博连读,毕业后将成为医学博士。

  5年过去了,当年的状元桂冠对骆斯慧而言早已成为历史。“考上状元已经成为我过去的回忆,当时与其说是荣耀,不如说是一种幸运的感觉。其实身边的同学水平都差不多,还有比我好的,所以最后是谁当选状元应该个概率的问题吧。”骆斯慧说,当时唯一难忘的就是当选状元后拿到了4万元奖学金,为家里减轻了负担。

  “刚进大学时,学院领导也有主动关心我的情况,但基本上我和其他学生一样,没有特殊待遇。”骆斯慧认为“大学里要走的路和获得的机会都是自己选择和争取的,一次高考的成绩并不能够决定很多东西。”

  当然,在这个“状元热”高度膨胀的年代,骆斯慧的状元桂冠并不是没有一点效用,刚进大学时,学院领导就主动关心她的学习生活状况,这给骆斯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为要回应他们的期望,正如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当人们认为你应该有这样的成就时,你就得努力保持或者是超越!”骆斯慧说,也正因为如此,这种状元效应使骆斯慧在整个大学期间都不断鞭笞自己。

  拿定主意放弃北大清华

  在外人看来,以骆斯慧当年的成绩进入清华、北大是理所当然的选择,然而她却意外地选择了上海交大。解说起当年的这段困惑,骆斯慧的回答令人吃惊,却也体现了她的个性:“我是个喜欢按自己的步调来走的人,上北大清华的话,周围的人都很优秀,可能压力会太大,所以选择了压力较小、更务实的上海交大。”

  骆斯慧刚进上海交大选择的是生物专业,但不久却转学了医学。对此,骆斯慧说,生物学虽然比较前沿,发展也比较快,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却较大,而且主要是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就我个人来说,比较容易迷失方向,也难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所以就转了临床医学,希望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自己想研究的课题,然后应用所学到的技术训练来研究,未来的心愿是当一个好的临床医生,治病救人。这番谈话显示,骆斯慧是个相当有主见的女孩,从这个角度讲,她能成为状元似乎不是偶然的。

  像所有新世纪的状元一样,骆斯慧也尝到了“众星捧月”的感觉。今天回想起来,骆斯慧用“关心过度”来形容。她说,希望社会把关心放在更多的有潜力的学生身上,而非状元这个小团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