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一场尴尬的讨论--高考刺痛南京之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6日 09:47   中国青年报

一场尴尬的讨论--高考刺痛南京之后(图)
照片:1月3日,第四届“小数报杯”竞赛在江苏省教育学院举行。该竞赛曾在2004年被教育部门叫停,但由于获奖学生进入名校的机会大大提高,所以还是有很多学生积极参与。山山摄

  记者:原春琳

  一场尴尬的讨论

  2004年7月8日,南京一家发行量较大的晚报在头版头条撰文称,高考成绩公布后,集中了省内最好教育资源的南京又一次落在兄弟城市后面——在考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南京达本科线的考生下降到4700人,比前一年减少600人。

  民众的情绪被这篇题为《追问南京高考之痛》的报道点燃,而接下来的一系列“追问”引发了一场南京要不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的论争,一些市民通过打电话、写信、上访等方式向教育部门和学校表达自己的困惑、担忧和指责。

  南京的教育主管部门起初采取沉默的态度。直到2004年8月底,高考录取工作接近尾声,南京市教育局才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媒体之前的报道忽略了“体育、艺术特长生”的上线人数,实际上南京仅艺术类考生便有2535人达本科线,综合各类本科达线人数为7485人,并非报道中所说的“4700人”,再算上保送生、小语种等达线人数,当年本科实录10473人,录取率为40.39%,高于全省36.67%的录取率。

  此后,基于对高考的普遍关注,国内多家主流媒体也加入论争,话题多集中在素质教育和高考。代表性的意见大致可分为几个方面:有的对素质教育提出批评,认为孩子考不上大学,搞什么教育都没有意义;有的反对高考崇拜,认为高考成绩不是判定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有的批评高考制度,呼吁高考改革。

  单从理论界的声音来看,似乎“主张高考改革,坚持推进素质教育”一派的嗓门儿更大。不过,从20多年前“素质教育”概念诞生起,“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就一直是教育界公认的两张皮。南京过去咬着牙不把升学率当做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历经“高考之痛”后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其背后的民意基础。

  2004年8月21日,南京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南京市中学节假日对学生开放教育设施和开展教师校内教学辅导活动的通知》,通知提出:各学校可利用双休日的一天开展教学辅导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初三以上年级可以利用晚自习进行教学辅导活动,各校应安排骨干教师辅导答疑。

  尽管通知强调以“家长同意,学生自愿”为前提,但在“高考之痛”风波未平之际,这项暑假期间颁布的规定还是被外界看作是“为南京市严禁多年的周末补课开绿灯”。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哪所学校真的按通知所要求的执行,利用双休日给学生安排“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和综合实践”——要么全体学生集中考试,要么就补补高考要考的那几门。

  2004年9月,南京市教育局又出台了《普通高中教育绩效评估试行方案》,该方案首次把高考成绩纳入中学考评体系,学校办学质量与当年高考本科达线率和有效推进率挂上了钩。

  “在新一轮课改即将开始的时候,一盆浑水就这样劈头盖脑泼在素质教育的脸上。”南京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把“高考之痛”称作“一场尴尬的讨论”。“这场讨论的尴尬之处,在于它把教育界力图弥合的一对矛盾进一步撕裂;双方的角色也很尴尬:攻方很想理直气壮,无奈应试教育毕竟不是先进文化,故执论者难以自圆其说;而守方本该理直气壮,无奈升学率涉及千家万户,故不敢忍饥挨饿说小康。”

  “高考之痛”很快蔓延到中学。2004年9月初,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一新生要军训8天,第四天就有两位家长气势汹汹地跑到学校质问老师,“我们的孩子来上学是为了考清华、北大,不是来当兵的。”无论老师怎么做工作,他们还是坚持把孩子带回去。

  县中模式之争

  2004年9月,南京市一所四星级学校S中学率先将师生的作息时间作出调整,增加了早自修和晚自习。随后,一篇《孩子真苦:7点上课,21点40放学》的报道,又掀起了长达一年的关于“县中模式”的讨论。

  实际上,所谓“县中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高考之痛”论争的延续,当时在指责南京教育时,不止一个家长拿高考成绩突出的苏北、苏中的县乡级中学举例,有家长问:“县中的高三教师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10点半一直在校陪伴学生读书,南京为什么不这样做?”

  有需求,相应的制度也应运而生,而此前市教育局的《通知》也为晚自修提供了政策依据,于是“朝七晚十”开始在几所学校实行,并被称作“县中模式”,但南京的几位校长从一开始就对此公开表示反对。

  有校长认为,城市的学生和苏北的学生存在着“内动力”的差别。同时,学生、老师在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状态下,会有一个承受的临界点。一旦超过这个点,所有的问题就会随之暴露,因此短时间内取得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

  有校长表示,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长期以来是基础教育的顽症,南京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出了很大努力,已经在减轻学生负担方面取得了成效,不能走回头路。

  有校长提出,县中的老师、学生实行寄宿制,上晚自习无可厚非。南京的学生大多走读,晚自习在安全问题上有隐患。

  几位校长断言,“县中模式”在城市里必将水土不服,如果南京的学校都采用这种土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意味着教育的倒退。

  即使是主张“等考上大学再进行素质教育”的家长,也并非一致拥护这种做法,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但又不习惯让孩子太辛苦。

  但是,在2005年4月,因引进“县中模式”而被众多名校“不齿”的S中学,在短短半年内,就远远地把同类学校甩在了后面,直逼南京第一梯队的几所名牌中学。

  据南京市历年达线情况来算,2005年全市“一模”540分以上的学生有望升本科,结果S中学有226人上线。相比而言,其他同档次学校少则31人,多则125人,差距甚远。“二模”同样如此,以520分作为本科线参照,S中学上线的达到221人,而其他同类学校最少的只有44人,最多的不过117人,几乎少了一半。

  于是,有人开始惊叹,“县中模式显灵了”。

  最终在2005年高考,S中学本科达线人数在区属高中里排名第一。这直接刺激了随后的中考招生,在南京市各名校分数线有所下降的情况下,S中学的录取线不降反升,从全市七八名跃居第四名。

  眼看着学生和家长在用脚投票,那些批判“县中模式”的校长也开始改口,有的学校出现了家长堵在校门口,要求开设晚自习的现象。“晚自习制度”自此改称“精细化管理”在全市多数学校推广”。

  2005年7月,在经历高考之痛一年后,南京市教育局宣布,今年高考指标“全面进位”,均分提高8分,本科上线净增600人。

  南京市招办一位负责人分析认为,2005年南京高考成绩的提高除了学校重视管理、教育部门重视科研之外,关键是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增加了。

  高考与素质教育何去何从

  2004年以来,南京的教育工作者们总觉得憋着一股气,似乎外界一提到南京教育,就只想到“高考之痛”。

  2005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了8次座谈会,此后公布的《江苏素质教育调研报告》称:“参与调查的教育系统与非教育系统的600多名同志一致认为:近年来应试教育明显回潮是不争的事实。”

  这份报告指出:“目前的校际竞争偏离了正常轨道,已走向仅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恶性竞争。”“高中比拼的指标,已不再是本一、本二的人数,而是考入北大、清华的人数。”

  在推行素质教育20多年之后,为什么应试教育会出现明显回潮?南京市教研所所长刘永和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所以一出生就遇上这个强劲的敌手。应试教育被人们界定为一种极端错误的教育思想,但是却具有相对合理性和合法性。在现有用人机制和待遇分配的支持下,高考这只无形而有力的手已经紧紧扼住了素质教育的咽喉。相比之下,素质教育缺乏实践指导,应试教育却有明确的目标(应对考试),有固定的模式(强化训练),有有效的方法(加班加点),有得力的评价(高考),学校好抓,教师好做,行政好管。因此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着眼于学生根本利益的素质教育,暂时还不是讲究眼前利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试教育的对手。

  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来,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只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尽量走出一条“双赢”的路。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