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求学香港博客圈圈主专访:我的精彩生活(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18:43 沧州晚报
王小龙参加香港高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记者:任金柱 “香港高校重金吸纳优秀内地学生”、“各地状元弃内地名校投奔香港高校”,类似的标题近来屡屡以醒目的字体见诸门户网站的首页,见诸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自从1998年香港科技大学首开在内地招生的先河之后,到目前为止,香港的12所大学均已经在内地招生,人数也从最初数十人扩大的数千人,报名的人数更是几倍的翻番。 完备的奖学金制度;国际化视野;在香港读书生活满7年即可获得香港永久居留权;乐观的就业前景;取得香港永久居留权后,就意味着获得了100多个国家的免签证。这些都是人们从香港高校招生新闻中所能读到的信息。 但是香港高校大学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学习方式方法、他们的课外活动、内地大学生到香港之后能否适应等等,往往是人们从这些新闻中所读不到的。 2006年,沧州学子王小龙(blog)被香港理工大学录取,迈出了改变人生的重要一步,并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异地他乡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人生故事。在王小龙暑假回家之际,本报记者对王小龙进行了专访。 只身赴港,感受别样教育 2006年,毕业于沧州一中的王小龙,以文科高考超本一线88分的成绩,被香港理工大学全球供应链专业录取,成为近千名香港高校在内地录取的新生之一,踏上了求学香港的道路。 记者见到王小龙时,他刚刚结束了在新浪网一个多月的实习,所以显得很是疲惫。 5月20日,他应新浪网的邀请,在新浪总部实习。新浪教育频道增开的“名校志愿填报交流广场”,从活动预案、人员选用到组织协调等工作,都由小龙负责。实习期间,王小龙作为新浪网站音频主持人,对39位高考状元进行了在线访谈。 一个多月后,王小龙带着新浪网开给他的2500元酬金和对话2007年39位高考状元的收获,回到沧州。 回想起刚刚结束的一年香港求学生活,小龙想说的很多…… 录取率48:1,奖学金——想说“得”你不容易 2006年,香港理工大学在内地投放了200个招生名额,却吸引了全国9800名高分考生,录取率达到了惊人的48:1,竞争可谓惨烈。 7月14日,王小龙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拿到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带来了喜悦,同时也带了巨大的压力。王小龙是5月份在网上报的名,“说实话,当时报名香港理工大学是冲着奖学金去的,没想到香港的高校那么热。” 一般来说,香港高校为了吸引内地顶尖学子,每年都会投放一些奖学金名额,2006年香港理工大学提供的奖学金是四年40万港币,这样四年上学的费用就不用愁了。而去年以来,由于港校持续升温,尽管王小龙有超一本线88分的好成绩,还是遗憾地与奖学金失之交臂,这就意味着在香港上学所需的四五十万港币全部要由家庭负担。 经历了两个不眠之夜,父亲王和平毅然决定让孩子去香港求学。在王和平看来,投入和产出是成正比的,家长应尽最大可能,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以后你结婚、买房子,家里就不负责了。”老爸的话很实在,同时也给了王小龙很大的压力。“一定要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钱不能白花。” 小龙承认,报考港校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界的影响,但最终选择香港,决定性的因素还是个人理想。按照香港特区政府的规定,内地学生在港完成4年大学后,继续工作3年就可获香港永久居留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父亲王和平心中自有算盘,他早就为儿子谋划好了10年规划:4年读书,在香港工作3年,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之后出国深造两年,在国外工作一年,回国创业…… 2006年8月22日,王小龙背起行囊,只身坐上了远赴香港的火车。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