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高考辣评:9岁上大学 “神童”再神也是“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7日 11:06   扬子晚报

  几年前,面对面采访过一个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红遍全中国的神童。这位神童后来并没有像国人和家人期望的那样作出与其神童光环匹配的成绩来。昔日神童步入中年,前额微微有些秃顶,神情有些拘谨,除了头脑略比常人大些外,其他一切方面,“泯然众人矣”。

  这几天,一个名叫沈诗钧的孩子成了新闻人物。这个夏天,9岁的沈诗钧一口气考完了40门试卷而被香港浸会大学录取。他也因此被冠以“神童”的称号。由此,很自然地引发了有关神童的议论。

  社会对神童的质疑,一则是今日之神童,未来成功之可能性到底多大。“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每当此时,人们都会搬出王安石著名的《伤仲永》。问题是,如果一个人被称为神童,社会对其期望值就高了起来,所以即或是神童长大后,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可能仍然不被认可,或者说有负当年的神童的声望。

  二则是质疑神童的培养中,是否会有拔苗助长的倾向,是否摧毁了孩子的天性?

  9岁的沈诗钧的神童之路,和其个性以及其父亲悉心培养有关。请看其父亲对他的评价。在个性上,沈诗钧最大的优点就是镇定——新闻镜头前的小诗钧,淡定得几乎和其年龄不相称。“此外,就是专注。拥有专注力是很重要,无论是听课、看书及做作业,每次有连续一小时专注,稍为休息,再专注, 吸收的知识会较入脑。”而当代同龄孩子热衷的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小诗钧基本上与之无缘:“他不上网打游戏,看电视也是看新闻。想要成绩好必须放弃物质生活,远离电视、游戏机及无谓上网,避免食物添加剂及经加工食物。我的小孩并无过人之处,至少做到以上各点。”

  天赋是不能否定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离不开其后天的精心浇灌。从这些地方看,沈父并没人为地揠苗助长。这一点,我以为,对其他家长都有借鉴意义。

  应该承认,人在天资上确实还是有区别的。某些孩子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特异之处,如果培养得当,就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比别人早取得一定成就。以莫扎特为例,3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听过的乐曲片段,5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如此过硬的绝对音准观念是绝大多数职业乐师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对此,连音乐史家都说,除了认为是天资外,你找不到其他的解释。

  在社会对神童的质疑声中,还有一点就是智力发育与心理发育的不同步性。而这一点,如果家长不处理好,可能确实会毁掉许多本来天赋不错的孩子——某些神童,严重点的可能与人相处的能力都会丧失,更别说在工作中,像小时那样超过许多同龄孩子了,甚至可能还不如那些以前不如自己的孩子。毕竟所谓的成功中,还需要许多非智力因素。(谈瀛洲)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