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考点滴回顾:那些日子我们共同走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11:29   中国教育报

2007高考点滴回顾:那些日子我们共同走过(图)
高考那些日子我们共同走过 张宝敏/摄

  2007年高考虽然尘埃落定,但是那些付出、那些酸楚和欣慰仍然时时激起我们心中一阵阵涟漪

  高考那些日子,我们共同走过

  高考,一年一度,年复一年。如果把它当作一个平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这个相同的平台上,持续上演着渐变渐新的改革长剧,从这里走出去的一拨又一拨的考生身上,我们看到了高考历史的演进,从坚守在这个平台上的高三教师身上,我们看到了高考改革的动力。让我们从长焦和俯瞰的角度把镜头推近,聚焦这些老师和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一下他们的脉搏和心跳吧。

  我们一同苦过,一同累过,一起感动过

  一起分享快乐与苦痛

  -山东省荣成市第一中学 杨维海

  问题学生接到了名校录取通知书

  接手这届高三学生,我就注意到一个很奇特的学生,他叫刘立天。第一堂班会课,我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唱反调,说怪话,接话头,甚至说出“胡说八道”、“你下来吧”等怪话。当我对他进行教育时,他不屑一顾,或者闭着眼睛,或者两眼望天,或者转身就走。如果在教室里,他有时会突然推倒桌子,以示抗议,严重干扰课堂秩序。每天下午的自习课,他从来都不上,在校园里游荡。他有时在校园里,有时在办公楼上,每个办公室走一圈。上课时间,不愿意听了就趴着睡觉,或者走出教室,在各个教室外溜达,不断往各个教室里张望,探头探脑。上课时间交头接耳,乱说话。经常迟到,不听教育。莫名烦躁,不会与人相处。甚至以手捶墙,手指关节处伤痕累累。但是他思维缜密,学习成绩优秀,给同学讲题很有耐心。

  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学生两方面的压力。我也听到了很多关于刘立天的议论。有人说他是“精神病”,有人说他“智育上的高才,德育上的矮子”,有人认为他“即使考上大学,将来也是个麻烦,成不了才”。怎样让他的德育和智育一起发展,成为一个人才,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样的学生一般都具有疑惧心理,存有戒心和敌意,刘立天也是这样。他总觉得家长和教师是管他、“治”他,与他作对,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于是我改变了与他相处的方式,用爱心消除他心中的“坚冰”。我主动找他谈心,努力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对待他的态度是多谈心,少命令;多劝告,少专断;多笑脸,少怒容;多些朋友之间的友谊,少些老师身份的尊严。这样,就逐渐消除他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逐步帮助他改正过错,矫正不良行为。我及时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表扬他做对的事,肯定他微小的进步,鼓励他认识和珍视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这是很有道理的。我充分肯定他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譬如他连续几周都没有迟到,每天都按时回家,没上网吧等。从他的微小的变化上,我逐步对自己的工作增强了信心。

  保护他的自尊心,培养他的集体荣誉感。我充分挖掘刘立天数理化学习方面的“闪光点”。开学不久,我利用班会时间让他在班级交流学习方法。他很重视这样的机会,认真准备,结果他的发言博得同学们的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他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赢得自尊,得到了班级的认同,与老师的关系逐渐亲密。我就这样不断创造机会让他融入班集体。再如,学校组织班级接力赛,我让他来跑最后一棒。我亲手给他系上号码布鼓励他加油。结果到最后一棒时,刘立天一马当先,奋力向前,遥遥领先。全校学生为他助威呐喊。同学们惊诧于他的速度,更惊诧于他的变化。

  老师、同学的爱和尊重最终让刘立天改变了乖戾的性格,走上自信自强之路。今年高考期间,他考完一门后没有为下一场考试作准备,却帮助打扫考场卫生。高考成绩公布了,刘立天以667分的成绩,考了全年级第一名,他选择了学风严谨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立天启程到大学报到的前一天晚上来向我辞别。我们一直聊到晚上9点多,依依惜别之情弥漫在师生之间,弥漫在温柔的夜色中。

  关爱使他鼓起了好学上进的勇气

  开学分班不久,班上另一名叫赵坤的男生又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和刘立天的性格完全相反:内向,不合群,面容常带悲戚之色,经常在课间睡觉。

  观察到这一情况,我有意识地跟他多接触,经常让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时地表扬他,经常有意无意地跟他谈话。这个学生比较有礼貌,只是和老师谈话的时候总是低着头,不敢看老师。后来我发现他和同学交谈也是这个样子。这样的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必须找到使他自卑的根源才能解决他的问题,让他和其他的学生一样,心里充满阳光。随着和他交往的深入,我了解到他的很多情况。他父亲在外做生意有外遇,回家骗妻子借款30万元后失踪。赵坤的母亲每天都要面对追债的人,家里的东西被债主搬空了。母子俩相依为命,靠摆摊度日。这种情况已经好几年了。赵坤中午经常不吃中午饭,帮助母亲摆地摊,下午匆匆忙忙赶到学校上课。晚上其他同学去吃饭,他则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艰难的生活折磨得他面黄肌瘦,营养严重不良。

  看到赵坤的艰难处境,我的心被揪痛了。同样是花样年华,他却要担负家庭的重担,面对别人怜悯的眼光。他默默地背负父亲欠下的债,同时还要为自己的学业而努力。

  这个时候,教师的关爱会使他鼓起生活的勇气。我不断地鼓励他不要因为家庭的包袱直不起腰,不要笼罩在家庭的阴影里走不出来。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开拓自己的人生道路。在我的开导下,他逐渐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学习也一天天进步。

  我鼓励他珍爱自我,平时多想一想自己的成功之处。比如说回想一下自己带领班级参加队列比赛获胜的情景,回想一下当时的心理感受。我跟赵坤有一个君子约定:以正面的自我评价为主,成为一个真正有自信心、有抱负的人。

  一年之后,赵坤顺利地被山东轻工学院录取,到现在我仍然时时想起他离校时那充满自信的神情。

  高三生活紧张而令人难忘,高考的压力压在高三班主任和每一个高三学生的身上。作为高三班主任,我唯有倾尽心血,用爱和责任引导学生一路同行。我常常想,与学生分享快乐与苦痛,帮助那些处境困窘的学生顺利走过高三,是我的职责,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