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批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18:19   中国校友会网

  《大学》杂志

  2008年1月2日,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正式发布《200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北京大学超越清华大学荣登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列第2名;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仍列第3和第4名;与2007年相同,南京大学列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列第6名,武汉大学列第7名;吉林大学上升至第8名,中国人民大学和四川大学进入前十名,分列第9和第10名,其中四川大学是首次进入前十强。

  《200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等联合编制,该研究报告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一年一度的重大研究成果。课题组组长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介绍,这是课题组连续第6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以“衡量高校对科学与人才的贡献能力”为目标,重点体现高校的“历史成就”与“现时能力”状况,旨在为我国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政策,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学生及家长报考院校、企事业单位选才及教育投资等重要参考。

  自2002年至今,“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已经连续6年发布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在每年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已经基本构建起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符合我国国情、大学校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性与公正性有机结合的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入手,以“衡量高校科学与人才的贡献能力”为评价目标,侧重体现被评价高校的历史成就和现时能力,这也是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区别于国内外其他大学排行榜的最大特点。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仍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指标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综合声誉三个指标构成。二级指标由科研基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培养基地、师资队伍、学生情况和综合声誉构成。三级指标稍作调整,具体包括重大科研成果、科学创新基地、基础科研项目、杰出校友、杰出教师、学科水平、国家声誉、社会声誉等8项指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题组认为凡是涌现出能比较持续地反映高校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质量指标都将成为我们评价大学的依据。2008年,在保持评价体系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课题组适时新增加了一些评价指标,期望能更好地反映出我国高校的实际状况,特别是更好地反映不同科类高校、不同层次高校、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下面简要介绍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

  一、人才培养

  为了纠正目前所有大学排行榜指标设置上“重理轻文”的问题,今年课题组特将“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遴选成果”引入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具体在“杰出教师”和“杰出校友”三级指标下增加“杰出社会科学家”指标项,用来反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杰出师资和杰出校友的培养状况,并给其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国内外院士”相关指标相同的权重,。“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的详细情况请参看《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

  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评选结果,课题组特对“学科水平”三级指标稍作了调整,增加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等指标,以更好地反映不同科类高校的实际情况。

  自2006年开始,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该计划以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为此在“学科水平”三级指标中新增了“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等指标项,以更好地反映不同层次高校的实际情况。

  二、科学研究

  为了体现我国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将我国高校获得中国专利奖和发表的Nature&Science论文情况引入指标体系,在“重大科研成果”三级指标下增加“中国专利奖”和“Nature&Science论文”等指标。在“知识生产基地”三级指标下新增“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指标项;在“基础科研项目”三级指标下增加“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标,以更好地反映不同类型高校的实际情况。

  特别说明

  在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中仍保留“国防院校科研特殊贡献”指标,国防类院校指国防科工委直属、共建高校和原军队院校等。具体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燕山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华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

  三、综合声誉

  综合声誉由国家声誉和社会声誉构成。为了更好地反映西部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相适应,在三级指标中引入“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地区14所高校”,以反映不同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更好地为中西部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服务。在社会声誉方面,为及时体现出新闻媒体对高校的关注程度,将“网络新闻搜索指标”的统计时间设置为1年,本次统计时间为2006.12.13-2007.12.13,同时取消高校“网页搜索量”指标,新设上述指标以更好地反映不同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权重

科学研究

科研基地

科学创新基地

15.56%

科研项目

基础科研项目

13.33%

科研成果

重大科研成果

20.00%

人才培养

培养基地

学科水平

11.11%

师资队伍

杰出教师

13.33%

学生情况

杰出校友

20.00%

学校声誉

综合声誉

国家声誉

2.22%

社会声誉

4.45%

  三级评价指标的内涵

  1、“科学创新基地”包括知识生产基地和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

  “知识生产基地”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含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组成。

  “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由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文化科技园等组成。

  2.“基础科研项目”由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组成。

  3.“重大科研成果” 包括“国家级奖励成果”、“中国专利奖”和“Nature&Science论文”。

  “国家级奖励成果”由国家最高科技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国防院校科研特殊贡献等组成。

  “中国专利奖”由中国专利奖金奖和优秀奖组成。

  “Nature&Science论文”是指高校被Nature&Science收录的论文数。

  4.“学科水平”由“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二级学科硕士点等组成。

  5.“杰出教师”由国内外院士、杰出社会科学家、国家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带头人和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组成。

  6.“杰出校友” 是指高校毕业生中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文学家、青年法学家、经济学家和艺术家等,还包括获得各种奖励的优秀学生。

  “杰出政治家”是指国家级正职领导、国家级副职领导、省部级等正职领导,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等。

  “杰出企业家”是指国内外上市公司、国资委直管中央企业、国有重点企业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等企业领导者,中国富豪榜上榜者。

  “杰出科学家”是国内外院士、杰出社会科学家、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带头人等。

  “杰出文学家、青年法学家、经济学家等”是指全国金话筒奖、国家级电影、电视奖获得者、国家鲁迅、矛盾文学奖获得者、杰出青年法学家、世界经济学家等获得者。

  “优秀学生”是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含提名奖),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英语演讲竞赛获得者等。

  7.“国家声誉”是指高校是否为国家副部级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国家重点大学和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地区14所高校,是否设有研究生院等组成。

  “社会声誉”由参评高校上一年度在新闻搜索引擎中出现新闻数组成。

  计算方法

  评分方法

  本排行榜的最终的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结果均以百分制分数形式给出

  计算方法

  1)、三级评价指标得分的计算。   

  计算公式:上榜高校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100 ×∑ (各三级评价指标参数×系数 ) / MAX( ∑ (各三级评价指标参数×系数 ))

  2)、一/二级评价指标得分的计算。    

  计算公式:上榜高校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100 ×∑ (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权重) / MAX ( ∑ (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权重) )  

  计算公式:上榜高校的一级评价指标得分= 100 ×∑ 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 / MAX ( ∑ 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 )

  3)、综合排名得分的计算。    

  计算公式:上榜高校的最终综合排名得分=100 ×∑ ( 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权重) / MAX ( ∑ (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权重) )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