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密:语文答题三大策略技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9日 18:16   新浪考试

  主持人:我觉得刚才听完之后突然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在高中时候都没有想到说语文会有一种规律存在,我都觉得语文学科就是凭感觉去做题等等,没有想到其实答语文科是有规律可循的。

  梁德海:做任何事都是有规律。

  主持人:在这个阶段当中大家可以把规律掌握一下。下面请给我们解说一下答题策略和答题的办法,说一下。

  梁德海:答题策略其实也是答题规律的问题,首先我们看答题当中审题要准确,因为我们知道获取和准确解读信息是答好题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走错了,就会满盘皆输,指令没搞明你就做开动作,比如让你向左转你没看清结果你向右转了,方向性的错误。我们还是举例说明,大家更容易理解。07年北京24小题语言应用题,“为接待国外游客有关部门请你写一段话,向观光者介绍你所熟悉的某地区某一文化景观的特色”,下面它要求是三方面“一、语言通顺得体,不少于60字。二、切合文化观光的主旨。三、不得透露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其实它这三点要求第一点和第三点可以看成是次要信息,对答这个题起着关键作用的应该是第二点,就是说你所介绍的这个点必须是文化景观,所以说明确第一点之后我们做起题来就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当然我们还要知道一点就是说,要知道施事者是有关部门,受事者事国外的游客,这要注意的,因为涉及到写这东西的时候,文字表述当中是否得体。很多考生审题这一关就没过,所以答起题来显得相当混乱,导致严重的失分。我们看一个例子他说,“尊敬的游客们你们好,我将担任你们这次行程的导游。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房山区,这里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还有风景秀丽的十渡山水,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希望您能玩得愉快”。就这段话来说,施事者首先定位不准,因为按题目的要求来说应该是有关部门,而非我以导游的身份来出现,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语言不得体了。再有就是没有突出文化观光的主旨,所以这是审题出现偏差而造成这样的问题。

  再举一个例子,这都是考生考卷出现的,“平谷京东大峡谷素有京东绿谷之称。夏日伴着山路两旁盛开的海棠花漫步在幽谷中,别有一番惬意。踩在铁索桥上,随着桥身摇摆,你会不由得跳起舞来;同时,放眼望去,除了看到大自然的绿之外,还有小溪流过”。这里面犯的错误更明显,他没有明确文化景观的含义,京东绿谷怎么能是人文景观呢?说明这考生他只关注到了“景观”这个词语而忽略了文化,写成了自然景观,所以分数低也就在所难免了。我们再看一个比较正确的例子,这在考场当中出现比较好的例子,“卢沟桥是我国迄今极具历史意义的景点之一,自古就有“卢沟晓月”“燕京八景”之一的民间传说。卢沟桥桥洞大小不一却各具特色,桥上的大大小小的石狮子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中国形象的威严”。这为什么说它好呢,很显然在于突出了文化景观这个主旨。第二点就是说施事者很明确,体现的代表的是有关部门。这是第一种情况,就是答题策略第一审题要准。

  答题策略第二个方面答题一定要规范,尤其其他省市在前几年就已经实现了网上阅卷,像今年北京第一次实现网上阅卷,所以北京考生要特别注意答题规范。网上阅卷有它的特点,不同的题目由不同的老师进行阅卷,首先要把相关的题目内容扫描到屏幕当中去,因为网上阅卷的特点所以考生必须在规定的答题区域作题,否则就不能得分,所以要求考生一定要想好了你再做,以往那种随便涂改、胡乱勾画,甚至乾坤大挪移手法在如今万万行不通的。我们还是举例子来说,比如最近海淀二模第二题,考官问“多么奇特的关系,作者认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奇特在何处?”显然这是列举题,其实难度并不大,可是不少考生得分情况却出奇得低,甚至平时高分的学生在这儿一分不得,这是6分的题,所以显得很惨,原因是什么呢?我刚才说了,平时同学答题量比较多,有时候不分主次,答上去之后让考官、阅卷老师从中进行选择找这要点。而现在不同了,因为答题区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同学当时答的相关内容,比如说不是好友、不是情人、不是夫妻,答了很多的不是却没有答是什么,这样自然不能得分。我们的同学再往后一看感觉到还要答是什么,可是前面已经塞满了,还用刚才那种手法,但我们说真正在考场上高考这样肯定不得分的,所以希望大家特别注意。

  第三点给大家再说一点关于阅读和写作方面的。阅读和写作我们知道它是两个相反的思维流程,做阅读题目我们都知道需要化繁为简,提取主要信息,同时也做到剔除次要信息。写作则是化简为繁,在主要统领下扩充次要信息。什么样是次要、次级信息呢?比如说专业性很强的句子,描述性的语言,再有里面举例子,像这样的信息我们把它看作是次级信息,很显然我们不是专家,不是某方面的,所以说相关专业性的信息很显然不会成为考官考察的重点。比如在文学作品类的阅读当中描述性的语言,在文章当中叙述性的语言,在阅读作品当中占的篇幅很大,所以我们同学看到这个题往往都晕,其实是大可不必的。我们只要抓住主要信息,剔除次要信息,做起来我们就会显得很轻松。什么是重要信息呢?比如像里面概括性的句子、照料性的句子、抒情、议论性的句子,这都是重要信息,要特别留意。我们经过信息分层处理,一般一篇上千字的作品提取的信息也不过百十来字,这样我们做起题就很轻松了。解答阅读我这里有一个顺口溜奉献给大家“阅读理解并不难,把握文脉是关键,叙述了解一带过,议论抒情主旨现,读罢原文审题干,回归原文定区间,重点词句需整合,文从字顺得满分”。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