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08上海高招外省市院校加分投档与降分录取问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5日 10:30   上海教育考试院

  1. 在实行平行志愿批次招生的外省市院校投档比例也是最高不超过1∶1.05吗?

  是的。各院校可根据生源情况在1:1.05至1:1之间确定调档比例。

  2. 报考外省市高校加分投档是怎么回事?

  为鼓励本市生源考生积极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使本市有更多考生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本市今年仍实行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中填报外省市普通高校志愿的考生,投档时给予总分加20分的优惠政策。

  政策要点:

  (1)零志愿、提前批、艺术体育批次报考的外省市高校不属此列;

  (2)外省市高校所在招生批次线上考生平行志愿投档后尚有余额计划,并认可加分投档政策;

  (3)如果考生加分后仍达不到所填报的外省市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线,不能投档。

  (4)加分后,检索分档考生档案时,所填报的外省市高校确定的应投档数未满。如果按规定比例确定的投档数已满,则不能投档。

  (5)20分投档加分仅是在向一、二、三批的志愿表中所填报外省市高校志愿投档时起作用,录取与否由高校决定,征求志愿不实行加分投档。

  根据上述规定可知,这个政策最受优惠的对象是:考分在每一批录取控制线下20分以内;所填报的外省市高校在对该批控制线上考生录取后仍未完成计划并认可加分投档政策;按合成总分检索到考生时,考生所填报外省市高校应投档数未满。

  3. 录取环节中什么时候进行报考外省市高校加20分投档?

  第一、二、三批次平行志愿线上生源投档后三个小时进行。

  4. 填报外省市高校的考生都加20分,有实际意义吗?

  如果考生填报的外省市高校平行志愿对线上生源录取后尚有余额,该高校认可本市的加分投档政策,那么投挡加分才会起作用。投档时,只有考生的合成总分加了20分以后达到或超过相应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且有可能进入外省市高校剩余投档数范围,这时考生的档案才能投到招生高校,对考生的加分投档才有实际意义。是否录取由招生高校决定。

  5. 外省市招生高校降分录取政策在实行中有什么具体规定?

  降分录取有三个条件:

  (1)第一批、第二批本科高校,经过平行志愿线上生源录取、加分投档和征求志愿录取后还不能完成计划(农林、石油、地质高校可不经征求志愿先降分录取);

  (2)高校愿意降分录取;

  (3)考生虽然没有达到这个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但考生符合降分院校要求,且已在第一次填写的志愿表(5月份)上填报过这个高校志愿。

  6. 外省市高校降分录取的幅度有何规定?如何操作?

  外省市高校降分录取中降分幅度为:第一批外省市本科高校的降分幅度最大可降到第二批本科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第二批外省市本科高校的降分幅度最大可降到规定的分数线上。具体降分幅度由招生高校确定。

  7. 外省市高职(专科)院校实行降分录取吗?

  外省市高职(专科)院校在本市招生不实行降分录取,仅实行平行志愿报考外省市院校可加20分投档政策。

  8. 录取环节中什么时候进行外省市高校的降分录取?

  分别在第一批、第二批本科高校征求志愿录取后进行。按规定,农林、石油、地质高校可不经征求志愿录取环节,在相应批次按线上考生平行志愿录取及加分投档录取后先降分录取。

  9. 外省市高校降分录取前还会通知考生吗?

  由于实行平行志愿,考生考前填报的A、B、C、D(或A、B、C、D、E、F、G、H)均为一志愿,在外省市高校降分录取时不再征求考生的意见,无须考生再提出申请。降分录取时,仍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进行。

  10. 外省市高校的加分投档与降分录取政策有什么区别?

  报考外省市高校优惠政策中的加分投档与降分录取的区别在于:

  一、录取时间不同

  加分投档是在线上考生平行志愿投档后三个小时进行;降分录取是在征求志愿录取后进行(农林、石油、地质高校可不经征求志愿录取,在相应批次线上考生平行志愿录取及加分投档录取后先降分录取)。

  二、分值不同

  加分投档的分值为20分;降分录取幅度由招生高校提出,最大可降至下一批次投档控制线,一般可能大于20分。

  三、实行批次范围不同

  加分投档在第一、二、三批招生中实行;降分录取在第一批和第二批招生中实行,第三批招生没有降分录取政策。

  11. 被外省市高校录取一定要迁户口吗?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的规定,被上海地区普通高校录取的考生,户口可以不迁入高校。但外省市高校要求考生迁入户口的,应根据招生高校规定实行;本市户口的考生被外省市高校录取后,如果户口迁入高校,在毕业以后户口可迁回本市。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已有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上海 高考 的新闻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