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闻专业就业: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1日 11:49   招生考试通讯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正呈现出高涨的态势,开设新闻学类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可以说,新闻学类专业正在全国遍地开花。

  本世纪初,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传播学这五个专业统称新闻学类专业点)开始了超常规发展。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1995年~1999年,5年间共增加了58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2000年~2004年,5年间又增加了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近70个;而2005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

  客观来讲,新闻传播教育的繁盛的确为传媒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传媒人才一度紧缺的局面。可是,物极必反的道理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目前,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速度已超出了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度。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曾对国内40家知名媒体发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媒体的一般编采人员岗位已达到或趋于饱和。

  在新闻传播教育持续膨胀这一问题上,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昆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指出,1984年前后,我国的新闻学类在校生只有几千人,而现在却已达到十二三万人;每年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数百人,增加到目前的三万多人。然而,新闻学类毕业生的质量和数量却不成正比,数量在膨胀,质量却在下降。

  就目前而言,国内很多新闻学类毕业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一般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多数院校的新闻学类专业仍以培养“生产内容”的对象为主,其毕业生大多是一些工匠式的编辑、记者。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新闻学类毕业生的优势也就剩下“上手快”了。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则有可能在上手后写出更有深度和专业性的报道。

  这就带来了一个新闻学类毕业生不愿看到的结果——很多媒体不再喜欢聘用万金油式的新闻学类毕业生,而是愿意聘用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以着力培养专家型的编辑、记者。

  随着逐步与国际接轨,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的传媒业迅速整合。与此同时,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门槛”。一份调查显示,传媒业现急需三类人才:一是上岗后就能补位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既懂新闻,又懂经济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三是除新闻学专业外,还掌握另一门学科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往往是刚走出校门的新闻学类毕业生的“大敌”。而在学习期间选修了经济、法律等课程,力争使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再多一些、面再广一些的新闻学类毕业生,在职场竞争中的胜算则会更大一些。正如就读于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任飞同学所说:“要想真正跨越传媒业这道门槛,还需要在象牙塔里修炼,以及进入社会后摸爬滚打。当然,拥有新闻学的专业背景,自然有其优势,只是究竟可以迈上怎样的平台,还要看大学四年里个人的修行与造化。”

  很多媒体还表达过这样一种想法:对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这种在新闻专业上有传统优势院校的毕业生,他们还是十分欢迎的。在天涯论坛、传媒江湖等中文BBS上,一些媒体在其招聘启事中也曾宣称:非“211工程”院校或部属院校的毕业生,一律不予考虑。由此可见,名校新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不大。而且越是名校,就业的成功率和理想程度越高。但是,所谓的名校数量毕竟不多,培养的毕业生也有限。更多的新闻学类毕业生还都是出自一般院校,要想十分理想地实现对口就业,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据统计,近年来名校新闻学类毕业生能对口就业的占80%左右,而一般院校的毕业生能实现对口就业的只占50%左右。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新闻学类毕业生是只想简单地要求就业,还是一心想得到心中憧憬的对口职业?这就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长量力而行,各取所需。对于名校毕业生而言,就业要求高一些无可厚非,而一般院校的毕业生还是应降低要求。一般来说,重点院校毕业生进入省级以上新闻媒体还是有可能的。从目前来看,这种趋势可以持续三到五年。当然,个人要求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对于一般院校的新闻学类毕业生,如果自己对就业城市、媒体性质、规模、级别的要求不是很高,就业就不会有太大问题。目前,省级新闻媒体还有就业空间;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新闻媒体就业机会还会更多;中央级新闻媒体就业难度大,但如果是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新闻专业 的新闻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