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新浪教育 > 高考 > 2008年各地高考状元 > 正文
今年青海省高考文科状元已被证实为“高考移民”,目前,有关部门已决定取消其在青海的高考录取资格,在清华大学的录取当中也未给该考生投档。
这名考生以牧区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享受了35分的政策性加分,以总分655分的高分摘取青海省文科状元头衔。“牧区教育质量普遍不高,考出这么高的分数实属罕见,我们怀疑她有可能是‘高考移民’。”青海省考试管理中心细查之下,证实了这一点。
“高考移民”是对教育落后地区的不公
第一辩手:白峰(甘肃)
“高考移民”对教育相对落后地区是不公的。
青海是教育比较落后地区,目前我国高考政策是按地区划分高考名额的。高考移民的出现,会伤害到本地区其他考生的利益和权益。高考移民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考教育的不公平性,也反映了一些考生为了自己利益而不惜牺牲别人利益的狭隘思想。
本来,这个名额可以解决青海本地一名考生的上大学问题,可是,一些发达地区的考生侵入到青海,强势学生到弱势地区获得的机会就多。如果招生部门把不好此关,就会伤害更多的本地考生的利益,也会给一些虎视眈眈的高考移民一次机会。
高考录取工作正在进行,在关系考生命运的关口,招生部门既要亡羊补牢,更要把好这扇关系考生终生大事又关乎理想的大门,让这扇门通过的是清清白白、没有伤害别人利益的考生。
为何等到录取这一关才发现问题
第二辩手:孙仲(江苏)
在此,我想追问一点:为何等到录取这一关才发现问题?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每年都会有一些内地学生通过种种渠道,“混”进青海等地参加高考,每年也都会或多或少地查出一些问题。那么,当地有关部门、有关学校为何不能提前做好防范和审查工作,让身份有问题的考生及时遁形,把问题消灭在始发状态?从入学到报考,其间要经过好多程序、好长时间,按理说,有关部门特别是有关学校完全可以发现问题,怎么会让身份有问题的考生顺利参加高考了呢?临录取时才发现考生在身份上弄虚作假,既影响正常招生工作,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说实话,看到这名文科“状元”被取消录取资格,我却感到一种无言的沉重。正如新华社记者所言,单以高考成绩而论,无论身在何处,她都有希望获得不错的前程,但如今却深受“高考移民”行为之害。此一教训,考生和家长当然需要反省,不过,问题到此就结束了吗?
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考生甘冒被查处的风险,前赴后继地踏上“高考移民”之路?
显然,这不仅仅是考生个人的问题,更是制度的问题。有关专家早就指出,“高考移民”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各地高考录取分数差异太大。同样的努力程度,同样的分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可以上重点院校,在河南、四川可能只能上二本。“高考移民”之所以像流浪的候鸟一样四处迁徙,无非是看中移入地优惠的招生政策。所以说,如果政府不对目前的歧视性招生政策进行改革,“高考移民”现象就不会轻易消失。
此外,对“高考移民”的处理也值得拷问。有没有更人性化的处理办法?对“高考移民”一棍子打死,一个大好青年的一生可能也就完了。
假如她不是“状元”
第四辩手:刘海明(北京)
又一个“高考移民”被发现。和别的“高考移民”不同的是,这个考生摘取了青海文科状元的桂冠。
摘冠后的这个“移民状元”,自己未必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但却引起青海主管部门的怀疑,因为牧区参加高考的考生,没有夺冠的先例。很快,怀疑变成事实,“移民状元”因此折戟。
显然,她“折戟”的导火索,是她考分的出色。假如不是全省“文科状元”这个桂冠加身,她照样有望读个重点高校。问题是,在一个具有格外偏爱状元传统的国度里,只要你是状元,不管是市级的还是省级的,没法不成为舆论关注的对象。一旦全省文科状元的身份变成了“移民状元”,命运没法不发生逆转。
杜绝“移民状元”和“高考移民”的再度发生,是国家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平等,乡村和城市、发达省份和非发达省份教育资源的大致相当,那才是对全国所有考生最大的尊重。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