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北京新干线学校校长冯建很清楚地记得:一次在一个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辅导班上,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常见的“π”,没想到有学生举手,老师,这个板凳是什么意思。下课后数学老师对这位同学说,以后不要再开玩笑。学生很认真地说:“我没有开玩笑,我从初一开始学舞蹈,一直学到高三,基本没上过文化课。”
不知“π”为何物的艺术类学生在冯建的学校不止一个。“艺术教育真的很可悲。”他感慨。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艺术教育似乎成了上大学的捷径。因为艺术类考生只要考比普通本科少一半的分数就能拿到大学文凭。本是以培养艺术人才为目的的考试就被附加了太多的功利因素。而它的出口,艺术圈同样充斥着急功近利的色彩,类似与超女这样的一夜成名,甚至暴富的美梦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理想。据媒体报道,今年有一名考生被称为“艺术类考生的考霸”,这位考生填报60所院校,平均下来,每天要考一所大学,前期的各项投入就达到20万元。
对学校来说,艺术类考生带来的实惠也让他们乐此不疲。一位高校老师说,艺术类学生培养成本不高,低投入高产出。而艺术类考生的学费比普通学生高很多。一般的艺术类本科生每年学费高达万元,广东、四川个别学校每年学费高达1.5万~1.8万元。
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这几年艺术类招生越来越火爆。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之前,全国只有中央音乐学院等十几所艺术院校。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艺术人才需求的增加,各地的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开设艺术专业,艺术教育规模急剧扩大。近10年来全国开设设计艺术类专业的院校猛增到近1400所,甚至还出现了像吉林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这样的在校学生规模超过万人的艺术大校。
著名画家陈丹青认为:“近些年全国艺术学院的扩招举世罕见,其贬值的趋势和负面效应将来会日益凸显。”
根据陈丹青的了解,绝大部分进入艺术学院的学生,一半以上是根本不想学艺术却被爹妈逼着来的。比如说,画石膏素描,你能考上任何美院,最重要的是毕业以后可以拿到学位。究其原因,是因为国家垄断了学位。而现行体制要求艺术类学生必须学习英语等看起来与艺术无关的专业,结果势必会有更多成绩偏差的学生考艺术学院,加剧目前艺术学院的畸形发展,使人文艺术教育的困扰更加复杂化。
陈丹青以自己曾经任教的清华大学为例,其他科系的学生对美院学生不满意:“我们600分进来,你们400分进来”,甚至洗澡的时候还曾经发生过冲突。尽管如此,可是美院的学生毕业时会对人说,我是清华毕业而不是说我是清华美院毕业的。
陈丹青建议,审慎酌情模仿欧美国家做法,逐步废除部分艺术学院的学位,以减缓、减弱直到消除学位投机的趋势。同时仿效欧美国家艺术学院做法,对不同年龄、身份、性别的艺术热爱者开放,艺术面前人人平等,其中优秀者可以给结业证书。
消除艺术教育的功利性,让艺术教育回归本位。“我所见过的所有西方艺术学院包括日本,七八十岁的人都可以上,根本没有考试这一说。你喜欢艺术你来就是,所以不影响生源不影响收入,老师的饭碗不会被打碎。”陈丹青说。(记者:原春琳 实习生 王牧青)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