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七月,一颗跌宕起伏的心
□沈郁蔚
(上海电力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二学生)
2007年7月——那等待放榜的一个月,我和家人一起经历了苦与乐。
我在徐汇区一所示范性中学求学。平时在班中我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下,但达到“二本”还是没有问题的。记得填志愿前的那场“二模”考,我发挥不错,在班中处于中上水平,老师分析我的情况后,认为我可以“搏一本、保二本”。我从小的志愿是当老师,于是我在一本填报华东师范大学等,二本填报上师大、工技大、电机学院等。
考完试,等待成绩的日子是最快乐的。可是出成绩的那天晚上,我紧张得连打准考证号的手也是抖的……433分——很尴尬的分数,“一本”是肯定没戏了,但大致在以往上师大的平均水平,谁也不能保证今年的是上还是下,于是我能做的只有等待。
不久,“二本”分数线出来了,理科二本分数线为394,我的分数看似上师大没有问题。那时候总算有些宽心了,再过了几天,上师大的投档分数线公布,我的成绩超过投档线。但没过两天,一个消息让我再次忐忑不安——当年师范类很热门,会有10%的上线考生不能被录取。我没有服从专业调剂,而分数又没有到达我所选的那些专业,最终未被上师大录取。
这下,全家上下都为我着急,忙开了为我准备补填志愿的事情。那年上海水产(即现海洋大学)和上海电力学院都在补填志愿的行列中,分析了历年的分数线和专业走向,我选择了上海电力学院。但是补填志愿的考生仍有很多,因此我也开始关注大专院校的情况。
最终,我被上海电力学院海外交流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录取。
专家点评
小沈同学的此文,以白描的形式将从填志愿到最终录取的过程展现给读者。其中,有考完后的轻松,也有等待揭榜时的紧张、知道成绩后的担忧、补填志愿(现改称“征求志愿”)前的忙乱。可以说,其中不少“经典镜头”也会发生在今年的高考生家庭中。
小沈高考时还未实行 “平行志愿”,但她的一些经验教训在“平行志愿”填报政策下仍是值得吸取的,列举如下。
1、无特殊情况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平行志愿”下,不服从专业调剂很有可能导致“进档后再被退档,从而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一最大风险。“调剂”能使你的志愿表更“保险”,当然,这不是没有“成本”的,你需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可能进入你不喜欢的专业。
2、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有时候意味着学习兴趣低落,进而进入一个不良的循环圈。那么,有没有办法尽量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呢?
我们知道,调剂录取的专业,往往是这所学校录取分数最低的专业。它们的特征是: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常年等于或徘徊在这所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附近。比如某校去年理科最低分数线473分,则该校中录取分数也为473分的专业,就最可能是需要调剂录取的专业。这些数据,考生可通过查阅学校即将发放的《2006— 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各专业录取人数及考分》一书发现。
发现了特征,就可以寻求应对的办法。如果在每所学校的“第六专业”位置填报一个上述的“保底专业”,等于是自己选择了调剂的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各专业分数线每年都会发生波动,加之受到部分高校的专业级差分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办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保险系数。
3、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分数公布后,徘徊在“一本”线边缘的,就要考虑是“征求志愿”还是“放弃征求,直接等待二本录取”;徘徊在“二本”线边缘的,就要考虑是“征求志愿”还是“放弃征求,补填志愿读大专”。及早考虑,有备无患,才能防止草率决断。小沈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
4、征求志愿时不少专业属中外合作办学,还有不少独立学院,学费每年一般在1.2万—1.7万间,要充分考虑家庭经济情况妥善选择。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