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6月2日,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透露,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30万,有84万应届毕业生不参考。但姜钢非常明确地“不同意”将高考“遇冷”归咎于就业难的结论,他说,这主要跟适龄人口减少有关。姜钢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现阶段参加高考的适龄人口在减少,去年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为849万,今年则减少到834万,而到明年则要锐减到803万。(6月3日《新京报》)
虽然,“适龄人口减少”确实是今年高考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但教育部进而将其归结为导致高考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恐怕缺乏足够说服力。比如说,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比去年仅仅减少15万(849万—834万),按“适龄人口减少”的主因说,何以能导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30万?两个数字为何如此不成比例?
如果我们进一步认真推敲“就业难”这个引起舆论普遍共鸣而教育部极力否认的高考“遇冷”原因,会发现其背后掩藏的,其实是社会公众对国内高考特别是高等教育现状的一种强烈不满和不信任。比如对国内大学教育“性价比”过于低下的不满和不信任——考大学、上大学的投入是如此的高昂(大学学费相对于居民平均收入的比例,高居世界第一;更不用说考大学的过程中还可能面临诸如加分不公、冒名顶替等额外不确定的风险投入),而产出、质量又是如此之低劣(大学四年,现行高等教育却很难赋予大学生真正为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的教育素质、职业素养)。
鉴于此,笔者以为,面对近年来首次出现的“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现象,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忙着去否认“就业难”等原因,并匆匆祭出一个“适龄人口减少”的客观原因为自己解脱责任,而是应认真去反思社会民众所以急切追问原因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检讨、反省现行高等教育及高考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其实,即便我们接受教育部“高考人数下降主要是由‘适龄人口减少’造成”的原因分析,也同样不能减损推进高等教育及高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湖北沙洋 张贵峰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