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名师支招:高考考场作文巧思妙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5日 17:56   海峡导报

  上周日,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著名特级教师王立根老师为厦门大同中学前埔校区的高一、高二学生带来了一场有关“优雅的汉语和作文创新”的讲座。

  王立根老师从文字、成语等入手,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汉语是“最优雅、最古老的文字”,“优雅的汉语能够拯救粗鄙的心”,“汉语具有滋润心灵的作用,语言贫瘠则人生寡淡,语言丰富则人生优雅,语文学习让人内心变得柔软,人的情感变得更具同情、更丰富,以致更崇高。”

  怎样才能读好语文?

  王立根老师说:首先,培养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学会选择适合自己并喜欢的作家作品。比如喜欢余秋雨就读余秋雨的书,读书不应该是苦差;第三,懂得浏览,哪怕“随便翻翻”也可以汲取信息。语文素养的形成要有宏观阅读,对待读书要如 “渴鹿奔泉”;第四,微观精读,会摘抄,会批注,比如著作等身的叶永烈就热爱摘抄,在摘抄中思考,写评论、感想都可;第五,阅读大自然和民间生活,要把学习语文变成一个愉悦的过程。

  讲座中,王立根老师还介绍了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写作的一些常识。在讲座的现场互动环节,大同中学的同学们提出了诸多怎样写好作文的问题,王立根老师一一做了解答,其连珠妙语博得了听众的阵阵笑声和掌声。

  王立根老师还和大同中学语文组的老师们围绕高考作文命题及语文教学等话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精彩互动】

  “学会带着镣铐跳舞”

  王立根老师在讲座现场就作文话题与大同中学的学生们进行了一场精彩互动,现整理于下以飨读者。

  问:怎样写好开头结尾?

  答:不要为了写好开头而写开头,应该在作文整体构思的基础上再“开头”。一般而言,以开门见山、简洁切入为好,比如毛主席《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的开篇:“我主张将我们的学习改造一下……”就是单刀直入,开头是为立意服务的。

  古人云:“结尾如撞钟”,响亮而余音袅袅,也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思。如果开头是小而美的 “凤头”,那么结尾就是短小精悍的 “豹尾”,如议论文结尾要提升到一定的境界、高度去认识,要真情表达一点哲理。当然意到言到,戛然而止也不坏。

  问:为何想得出写不出?

  答:作文是 “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口语与书面表达还是有距离的,想得繁杂,写要精练。“写得出”,积累是根本,要多借鉴前人文章。

  问:对青春文学怎么看?

  答:引起心灵感应的文字、震撼心灵的文学都是有益的。青春文学贴近学生生活、思想,是有益无害的。

  问:读言情小说对写作文有益吗?

  答:只要有真情实感、以情动人,对作文提高都有帮助。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分特别强调以情动人。我们提倡的是健康向上的情感,而不是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当然,阅读此类小说也要掌握一个度,不要荒废课业,沉迷其中。

  问:如何引用好词、佳句?

  答:初学写作时对好词、佳句尽可能多、可能快地大胆使用,最怕的是 “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学以致用,不要怕被人讥为堆砌,从繁入简易,有一定的词语量,更容易返璞归真,走向简朴。

  问:作文该如何构思?

  答:考场作文首先要想想命题者为什么出此题?如以“十八岁”为题,就要想“十八岁”有什么特点?可以联想到成熟、责任感等字眼;又如“季节”,可以联想到周而复始、人生如季节等等。

  问:文言文如何运用?

  答:文言文是国学的功底,语文的基础。首先要培养语感,每天翻译一则短文,看聊斋,读史记,当你自如掌握了文言文的语感时,自然就能自如阅读文言文,千万不要去背诵语法知识。

  问:作文如何写出风格?

  答:不要盲目追求作文的个人风格,只有大师才有风格。写作文先要达意,先文从字顺,然后,讲究一点艺术,考场作文要“扬长避短”,你擅长抒情还是善于议论,应各取所长。

  问:题记如何写才美?

  答:建议高考作文一般不要写题记,几百字的作文写题记,不伦不类,没有必要。把文章写好即可。

  问:作文由学生来写,为何又让老师来命题?

  答:当“自由作文”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应对应试作文了。因此,不在于谁来命题,而在于你的作文水平。学会跳舞,还要学会带着镣铐跳舞。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