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2009年高考结束了,但填报志愿也是场硬仗。今年我省首次实现网上填报志愿,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这种以分数优先的填报志愿方式与以往志愿优先的方式有了很大不同,从先行省份的经验来看,实行平行志愿后,二志愿的录取率提高,高分落榜考生大幅减少。有了这样的改变,是否意味着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跳高”了?
6月14日上午,本报和福州市新华书店联手特别邀请福州时代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郭杰森,为考生家长带来一场“如何快速填报平行志愿”的讲座,详细介绍了今年我省高招录取形势,对平行志愿的益处和风险进行了客观分析,引导考生家长正确选择院校与专业,精彩演讲吸引了近千名考生家长。但在讲座结束之后,记者发现不少考生家长对平行志愿仍然存在认识误区。
其实,任何一种填报志愿的方式都是以考生的学习成绩为基础的,同时也都是有一定风险的,在平行志愿填报时也需要认真考虑。正如郭老师所介绍的那样,平行志愿并不是“平等志愿”———对于高校来说,考生填报的四个平行志愿都是第一志愿,即“平行”;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四个平行志愿投档是有先后顺序的。现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平行志愿容易混淆的认识误区进行剖析,供考生家长参考。
A分数优先
[案例]:考生小林,投档分645。志愿A浙江大学、志愿B同济大学、志愿C武汉大学、志愿D西北大学;
考生小郑,投档分648。志愿A北京大学、志愿B浙江大学、志愿C中山大学、志愿D江南大学。
NO.1:分数优先,从高到低搜索志愿
[解读]:投档时,因小郑的投档分(投档分=高考分+固定政策加分)高,所以小郑会比小林优先被检索投档。检索时,按小郑填报的A、B、C、D志愿顺序投给高校,如小郑的A志愿北京大学无法投档(A校已录满,即分数线高于648分),B志愿可以投档,则小郑投档到浙江大学。
轮到小林投档时,如小林的A志愿浙江大学恰好已经完成招生计划,小林就无法被投到浙大———尽管小林将浙大排在A志愿,但因其投档分位次较后,仍然是位次比小林靠前的小郑先投档到B志愿的浙大。这也是平行志愿的“分数优先”原则。按过去“志愿优先”投档原则,浙大会先录取小林———虽然小郑成绩高于小林,但他将浙大放在非第一志愿。
NO.2:退档后不能再被补投
[解读]:一是考生投档后仍有可能被退档,特别是省外高校是以1∶1.05投档(高校要录100人,省招办投105人档案给高校),超计划的部分仍要退档,即使不超计划,考生也可能会因身体受限、专业填报不当又不愿服从调剂等原因被退档。二是一旦被退档,不能再被补投———平行志愿是一次性投档,小林如果无法被他所填报的四个志愿录取,那么,只能征求志愿补报或落到下一个批次参加录取。
考生如果填报的四个平行志愿过高,即自己的分数未能达到所填报高校投档线,档案也不能被投出。
NO.3:不能在同一时间进行几所学校的录退
[解读]:有的考生误以为平行志愿是所填报志愿的几个院校同时录取,然后让考生选择去哪所学校;还有的人认为,平行志愿可以在同一时间按顺序进行每个志愿的录退,即以为是先投A校,A校不能录取退档后即投B校,B校不能录取再投C校……从案例可以看出,考生的档案只能投一所学校,一旦投出就停止继续检索和投档了。一旦被退出,也就不能再参与剩余志愿的录取。
B先后顺序
[案例]:考生小张,投档分624。志愿A上海交通大学、志愿B福州大学、志愿C武汉大学、志愿D深圳大学。
考生的四个平行志愿有先后顺序。
[解读]:有考生误认为平行志愿既然是并列的,就可以随便填报,只要分数够,就自然可以投档到几个志愿中分数最高的那一所学校。事实上,小张填报的四个志愿是有顺序排列的,检索时按他填报的排列顺序来检索。
对高校来说,考生所报的A、B、C、D都是并列的第一志愿,但对考生本人来说,是有顺序的。如轮到小张投档时,检索志愿顺序是先检索其A志愿,若A志愿无法投档,则检索其B志愿,如考生符合B志愿的投档分,他就会被投到福大,即使此时小张的分数也符合C志愿武大的投档分,但因已经投档福大,则不再检索他的C、D志愿。
[建议]:(1)考生应把握好四个平行志愿的排序和梯度,如果四个平行志愿之间没有梯度,如所填报的B、C志愿的要求比A还高,那么,如果没有被A录取,也不太可能被B、C录取。(2)每个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即小张选择上海交大时,可填上海交大6个专业,并选择“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意思是,考生如没有被所填报的6个专业录取,是否愿意被上海交大在闽招生的其他专业录取。建议考生尽量选择“愿意服从校内专业调剂”,以避免被退档,换句话说,考生在选学校时,尽量选择那些所招专业都是你可以接受的学校。
C投档分相同
[案例]:考生甲,总分594;语文119、数学130、外语127、理综218;排序3
考生乙,总分594;语文117、数学132、外语130、理综215;排序1
考生丙,总分594;语文118、数学130、外语126、理综220;排序2
考生丁,总分594;语文115、数学130、外语131、理综218;排序4
甲、乙、丙、丁4位同分考生到底先投谁,即投档分相同情况下的排序办法(以理工类为例)。
[解读]:考生分数相同,要看单科成绩,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是:文史类为语文、文综、数学、外语;理工类为数学、理综、语文、外语。上述4位理科考生总分相同,排序时只能比较单科分数,按照理科单科排列顺序规定,先看数学分数,乙的数学分最高,故排序最前面;其他三个考生数学同分,再比较理综分数,丙的理综分数比甲、丁高,则丙排位接在乙后面;甲和丁理综也同分,再比较语文分数,因甲的语文分数比丁高,所以甲排序在丙之后、丁之前,丁则排4个同分考生的最后。投档时就按这样的排序先后进行投档。
D投档分志愿
[案例]:考生小黄,投档分590。志愿A华南理工大学、志愿B中国农业大学、志愿C深圳大学、志愿D福州大学;
考生小陈,投档分586+5。志愿A吉林大学、志愿B苏州大学、志愿C福州大学、志愿D南昌大学。
考生享受的照顾分仅适用于在闽高校投档时的处理办法。
[解读]:如果考生享受的是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即适用于全国高校的),加分直接加入高考总分,然后参加全省考生排列。但是,如考生的照顾分只适用于在闽高校(即非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在考生分数排序时不作为固定加分计入投档分(即考生仍按总分排序),只是在检索到该考生的平行志愿时,才作为相关志愿栏目的加分处理。
小黄高考考了570分,他是奥赛一等奖获得者,可获20分加分,那么,他直接以590分成绩参加排名。小陈具有“仅适用于在闽高校”的体育优胜5分的照顾分,在排序时小陈的加分不能加上去计算。假如检索时,小黄被投入D志愿福大,且小黄投档后福大就完成招生计划了,即福大的投档分是590分。当检索小陈的志愿时,小陈的前两个志愿无法投档,由于C志愿福大属于“在闽高校”,此时就应把小陈的5分加上去,小陈的投档分就是591分,比590分高1分,则小陈就可以投档福大,但并不把小黄挤出去(小黄也符合福州大学投档分要求),而是投档人数相应增加。
E 追加计划
[案例]:考生小叶,投档分589。志愿A扬州大学、志愿B福州大学、志愿C华南农业大学、志愿D新疆大学。
征求志愿投档时,若属追加计划,考生投档分必须高于相关高校常规录取时的最低录取分数方可投档。
[解读]:若福大投档至590分就投满,小叶无法投福大。福大在完成常规志愿录取后,从省外调回一部分计划追加招收福建考生,省高招办公布追加计划的同时也公布福大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90分。征求志愿后,只有高于590分且补报福大志愿的考生才能从高分到低分投档。若没有限制在590分以上,对于在常规录取时低于590分且有填报福大、却没有投档的考生(比如小叶)就不公平。
F 调剂录取与降分
完不成招生计划的高校,到底是先征求计划还是先降分有不同情况。
[解读]:以本一院校F为例,若F在常规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要参与征求志愿。如征求志愿录取后,仍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则将在征求志愿中有填报“愿意服从院校间调剂”的考生中进行调剂录取。如调剂录取后,F还未招满,F可以申请降分录取征求志愿有填报F志愿的考生,降分限制在本一批分数线下20分以内。投档时按1∶1投档,即缺多少人投多少人。如降分录取还未录满,还可以在线下20分以内录取“愿意服从院校间调剂”的考生。
[建议]:(1)只要考生填了“愿意服从院校间调剂”,就存在被调剂投档到任一院校的可能,而且调剂是“随机派位”的,所以考生要慎重考虑,不希望被调剂就不要填报;不怕被调剂的考生就可以填报,可以增加投档机会。(2)填报征求志愿时,未被录取的考生(含线下20分考生,高职高专则可下降线下50分)都要积极填报。
G 冲稳保垫助您填志愿
关于填报口诀:四个平行志愿的顺序分别为“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即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作为志愿B,志愿C填一所“保守”学校,志愿D则填“垫底”学校。
关于“愿意服从校内专业调剂”和“愿意服从院校间调剂”:建议尽量选择那些招生专业是你能接受的高校,这样就能选择愿意服从校内调剂,但是,谨慎选择“愿意服从院校间调剂”,一旦选择愿意,就要做好到天南海北学校的准备。
关于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在平行志愿下,如果首选学校,就要适当降低专业的要求;如果首选专业,就要考虑降低对学校的选择。这是因为实行平行志愿,必然会使高校的投档分“扁平化”,即以往投到同一所高校的考生相差几十分的现象减少了,考生的分数变成比较接近,在此情况下,专业的竞争就更加剧烈,考生要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在专业选择上要留有余地,最好要愿意服从专业调剂,否则一旦专业安排不下被退档,就很有可能要落到下一个批次。(记者:叶琦)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