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议:高考作文分析为何难脱人云亦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2日 11:10   东方网-文汇报

  邱剑云(上海市松江二中)

  高考首日中午,一位考生家长打电话给我,说是他与儿子在作文立意角度上发生了分歧。儿子选取的角度是,因为郑板桥是出了名的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他的非行非楷的书法才能得到自成一体的认同,甚至连单字个体不如人意也因整体别有特色而忽略不计。设想如果他不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而是一无名之人,恐怕其不合当时模式的书法是不能享有“板桥体”之类的誉称的。这就是有无“名人效应”的分野之处。“名人效应”自有它的合理性,但唯名人是从,就可能走到“名人效应”的反面去。家长认为,儿子的文思背离了出题者的意图,不是离题,至少也是偏题,所以十分着急。

  我这人作文向来不爱随大流,自小就不善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只是从文题本身寻找思路。当家长说完,我即肯定回答这样的立意没有背题,完全可以这么写。问题是作文的好差不仅仅决定于“写什么”,还离不开“怎么写”。二者结合得好,才是好作文。

  既然不背题,家长心里悬着的石头基本上落了地。但过了些天,电话又打来了,说是看了近几天报上发表的对于这篇高考作文该如何立意的分析以及一些高级教师的“下水”之作,都不见儿子作文中的观点得到印证,看来儿子的立意是不被“主旋律”写法所认可的。

  我一时难以回答,赶紧把那些“材料之析”与“下水之作”找来细读,果然没有这位家长曾为之心怀惴惴的文词。那么,从郑板桥书法引出“名人效应”的写法到底可以吗?我不能不反思自己的判断。反思之下,我非但没有否定对于“名人效应”的辩证认识,反而觉得如此构思颇有新意。如果他不是“郑板桥”,如此创新很可能会受到“非驴非马”的轻藐。

  重名还是重人,这个问题大概不难回答,但一旦置身其间,头脑便未必清醒,轻重便不易把握。“名人”其实并不都如郑板桥一样货真价实,更不能都是“诗书画三绝”般样样通吃,而非名人也并非都没有郑板桥那样一门或几门的能耐。所以,该推崇的不管有名无名都该推崇。然而,世俗性地轻视无名者却是屡见不鲜。案头正好有一份新鲜的资料,说有一王姓退休女工立志钻研学术而颇有建树,在一次研讨会上,被介绍为“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与会者皆称其为“王老师”,但当她发言完毕对自己的身份作更正时,一些专家学者的脸变得比六月天还快。这种非名衔不重,唯名衔是重的风气,似乎已成习惯性的潜规则了。若借此材料联系“板桥体”说说“名人效应”衍生的弊端,不是可以含些众人心中有却无人道出的新意吗?

  其实,在“板桥体”作文的立意分析和下水之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又何尝没有幽默之趣呢?都说要提倡不拘一格,追求创新,可析来写去都难脱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正好证明了“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难度之大。实在令人深思。

  我相信,这些出手“分析”与“下水”的老师都是广有见解的写作高手,我的这些浅见,他们何尝想不到,写不好?他们之所以这样说,这样做,是为了未来考生写作的安全系数着想,免得他们另辟蹊径而走上险路。求稳而不求新,求熟而不求生,都是为了学生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以理解。至于对学生对教育有点什么小小的副作用,自然也就顾不上了。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上海 高考 作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