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新华网济南6月25日电(记者张晓晶)6月24日山东高考成绩公布,25日一早,当地报纸就把高考文理科最高分考生大幅报道出来。尽管去年山东就出台严禁进行高考成绩排名、宣传“高考状元”的规定,对当年违反规定的部分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作出了严肃处理;并且今年高考前再次进行了强调,但是炒作之风仍然难以彻底遏止。
与山东情况极为相似的是,江苏省今年为避免媒体炒作状元,宣布对高考总分前100名的考生不排名次,但当地媒体仍然通过各种手段查找“疑似状元”,并声称这是对这些考生的褒奖。对状元的炒作成为近两天各地媒体的卖点,很多报纸、网站拿出最醒目的版面、位置予以铺天盖地的报道。
高考成绩突出的考生确实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也能对其他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媒体和商家以“高考状元”为噱头炒作,吸引眼球,赚取利益,迎合大家对分数崇拜的畸形心理,其弊端深远。
炒作“高考状元”一个很大的负面结果是在全社会强化畸形的分数崇拜心理,也就是对应试教育的崇拜。今天,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一些大城市,高考录取率已达到70%以上,社会创造的成才途径也日益多元化,但考高分—上名校—进机关或大企业,仍然是很多家长和考生心里最理想的人生路线,而其他种种成才路都被视为“弯路”。要实现这一人生目标,高考仍然是“华山一条路”,因此尽管各地禁令频出,但追逐升学率、名次、状元之风却并未遏止。
炒作“高考状元”是对广大中低分考生还有部分落榜者的不公平。高考不是“成者王、败者寇”的决定性较量。事实上,近几年国内很多研究机构、民间团体就“高考状元”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从结果来看,“高考状元”在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并不多,反而是很多成绩中等、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会很快脱颖而出,也有人称之为“第十名现象”。既然如此,炒作之风既是对状元本人不负责,也是对社会成才观念的误导,必须予以制止。
山东、江苏等对炒作“高考状元”现象加强了管理,有助于从遏制“高考状元”炒作之风入手,一点一滴地打破分数崇拜的社会心理。当然,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尽快构筑多元化选拔人才的通道,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用人观,使炒作“高考状元”处于无人喝彩的境地。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