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名师细评2009年上海高考各科试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9日 11:52   东方网-文汇报

  高考落幕,各界对高考试题的议论仍不绝于耳。今天,本刊特别约请几位有经验的中学教师从各科试卷中选取一道试题试作评析,希望从中能探寻到高考命题的大概走向,为日后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历史  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的复杂

  ■姚军(上海市大同中学)

  今年秋季高考历史(上海卷)第37题是一道具有鲜明海派风格的试题。题中材料来源于一位美国律师1906年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后给《纽约时报》写的稿件,该文全件5000余言,前半篇大致叙述了听审的见闻,字里行间表达了其对于中国官员判案定罪草率、惨无人道的诧异与愤怒,最后的总结便是考题中的材料。在文中,他认为在“文明世界”里,民族国家的司法权针对本国国民及居住在该国的外国公民,是国际法的惯例,但是在清国,鉴于中国司法的种种漏洞与野蛮,必须“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即建立领事裁判权及一系列该体系下的独立司法机构。

  该题最重要的第三问是: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采用SOLO评分法。该评分法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质量,包括思考纬度的深与广以及思维的结构性。

  我认为这道题要考查学生是仅仅简单地评判历史,还是走进去、跳出来,理解历史的复杂。如果仅仅是一种评判,我们可以说,领事裁判权也好,会审公廨也好,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践踏,甚至可以分析到这一做法也违反了当时的国际法惯例,并对列强的这些行为进行抨击,这样的评判是单向度和平面的,也就是“单点结构”,至多呈现出“多点结构”。

  事实上,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并不那么简单,题中的要求是如何理解美国律师的观察,要思考的是这位美国律师为什么会认为在中国的司法侵犯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从这位律师所用的关键词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即“文明国家”,那么与此相对的中国,则是“野蛮”。近代以来,西方世界凭借着政治变革与工业革命站到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他们不但用枪炮打开中国大门,还以一种“非西方即野蛮”的态度看待中国文明。从剖析“文明国家”这一概念入手,近代中国的落后、近代中国主权的沦丧、中西法律体系的差异与冲突及背后的文化差异、西方世界的“文明观”,这些从微观到宏观的思考便立体地建立起来,近代中国被轰出中世纪、走向世界的艰难而复杂的历程便浓缩在对于司法制度的考察中。

  如何看待历史,是审判式的,还是理解式的,我一直倾向于后者,并将这一理念贯彻于日常教学中。评判固然重要,扬善弃恶也,但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常常处于复杂的情境中,并不能简单地一分为二,黑白两清,需要走进去,然后跳出来,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它,这样才能看到历史这块多棱镜的各个面。用陈寅恪先生的话,便是:“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这是一种史学方法,更是一种关怀历史、关怀文明的核心历史观。

  历史是复杂的,历史是具体的,理解历史的复杂便是历史学最重要的智慧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情感之一。这是今年高考试卷给我们传递的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物理  回归教材  难题不难

  ■张磊(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今年秋季高考物理(上海卷)第8题:

  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A)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m的结论

  (C)根据F∝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m1m2

  (D)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

  本题是针对“牛顿创建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史实的考查。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不少学生反映“不敢选”,有的干脆就把多选题当单选题做。其实这道题来自于教材,拓展教材《宇宙》中的第一节《万有引力和第一宇宙速度》中,将牛顿历时20年之久,以著名的“月地验证”建立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做了详尽分析。这道题传递的信息是,我们学习的不仅仅只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感悟牛顿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而我们常常把目光放在了最后的结果上,不免有“买椟还珠”之嫌。

  与此题异曲同工的是第16题。这道题考查的是有关伏打电池的相关知识,其中谈到了“带电接触层a、b”,以及“非静电力做功”。一些学生也是感觉心里没底,用他们的话来说,“好像从来没见过”。但事实上这道题目就出自教材本身,在拓展教材《电动势》一节中,对伏打电池的原理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和分析,考生只要平时重视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分数,并不是什么想象中的难题。

  这两道题都来自教材本身,要得分并不难。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本来的“囊中之物”变成“拦路虎”了呢?答案不言自明,教材是高考的土壤,也是我们学习的最重要依据,但曾几何时,教材却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各式各样的教辅材料占据了老师和学生的桌边案头。老师们热衷于展现给学生的,不再是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而只是千变万化的题目。教物理似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变成了教学生怎样解物理题。所以上述这种不属于常规意义上的重点内容,常常被教师有意无意地淡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此份试卷中,类似的考点还有很多,在题目编排上,注重利用教材中的内容作为试题背景。有些试题直接取材于教材,如第1、2、4、6等题;有的反映了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实验的要求,如第10、15、16、17题等。事实上,不单单是今年的高考,上海高考的物理试卷历来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所以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就是物理的学习还是要回归教材,回归物理的本质。不追求表面的“花团锦簇”,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深入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分析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

  整份试卷向我们传递了“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对物理本质的理解”这一重要信息,这对今后的复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政治  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蒋敏然(上海交大附中)

  今年秋季高考政治(上海卷)第35题:

  为了支持与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国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推出了多项优惠扶持政策。

  (1)经济常识告诉我们,“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请参照就业概念,谈谈什么是“创业”。

  (2)大学生创业对自己和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3)运用哲学常识回答,何谓“理想”及其与“创业”的联系。

  第一小题,意图十分清楚。从“就业”的含义到“创业”的定义,考查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迁移的能力。第二小题考点范围模糊,可以结合经济常识和人生观的知识。第三小题侧重人生理想实现过程,也是学生复习中最易忽视之处。

  从整体看本次高考试卷,体现了二期课改的三维目标。如33题对深化医药体制改革“谈谈你的感受”、34题“帮助林先生设计解决此事(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方案”等,突出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结合起来,并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述题切口更小,对教材把握要求更全面,论述更有深度。归结起来,今年政治高考透出这样的特点:能力要求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

  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提供的试卷分析,今年试卷“对能力考查的多个‘第一次’,是在往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旨在引导未来的发展取向”。在不久的将来,高考会向哪里去?我以为大致有三个趋势:

  一是主观性强。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对“态度”、“评价”能力的考查分值还会增加。

  二是综合能力要求高。不仅在简答题、分析说明题方面需要知识迁移、触类旁通,在论述题方面更是要求考生紧扣论题,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再加工整合,形成合乎逻辑的答题思路。

  三是文化内涵增强。所用材料将涉及哲学史、音乐史、社会学、天文史、文学史等各个领域,分布在包括选择题在内的各种题型中,提高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

  自然,这种种改革迹象有许多合理成分,代表了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然而考题出法变了,高考的所谓标准答案安能不变?比如“创业”的含义、“谈自己的看法”等,既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就会产生各种思考成份。哪些算合理的、允许学生发散到什么程度、可以运用哪些知识、答案的可控范围是什么等,似仍有商榷之处。

  化学  精耕细作课本知识

  ■施华(华东师大二附中)

  今年秋季高考化学(上海卷)第4题:

  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本题考查物质燃烧的两个条件:①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②要有助燃物(通常为氧气)。当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后的舞台幕布着火时,因燃烧会吸收热量,使NH4Cl受热分解,降低了温度,同时产生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会赶走幕布周围的空气,相当于隔绝了空气,因此本题答案是B。

  注重生产、生活方面知识的考查,一直是化学(上海卷)的特色之一。除了第4题,本卷类似试题还有第1题考查节能减排问题,与当前国家大政方针相一致;第29题考查用缩聚反应合成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尼龙-66(常作尼龙绳)问题。

  和往年的高考化学试题进行比较,今年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没有发生变化,其出题风格也没有发生改变,诸如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三同”(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离子方程式、电子式、化学平衡常数和电离平衡常数(不要求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熔沸点(不含氢键)比较、化学键、原电池、电解、有机物各种官能团的性质等在考卷中仍然是热点内容。

  今年的化学试题与往年相比,增加了一些数学图形。如第15题Mg、Al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硫酸反应的图形、第21题考查就各种化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问题、第23题第4问有关键长与键能的关系图形、第25题第3问关于时间-速率图像问题。对于这些试题,只要细心,具备一定的数学识图能力,应该不太困难。

  实验是高考化学成败的关键。今年的实验考查一如既往,考查常见仪器装置的特点、用途和使用方法;考查仪器装置功能的合理组装等。如第6题考查物质的分离,第7题考查酯化反应实验;第13题原电池的创新性实验(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后,氧气减少,氢气产生后,U形管两边压强变化的应用型实验);第26题考查装置的组装、实验现象的描述等问题;第27题则侧重于实验的综合运用,同时还牵涉了简单的定量实验:CaO2含量的分析。有关这一知识点,在几年前的上海高考化学试卷中曾经出现过,因此是一道陈题。

  今年出题者也试图进行一定的创新。给我的印象较深的是近几年来对于氧化还原的考查,年年推陈出新,今年也不例外。如第24题有关未知物X的确定,需要在2008年第24题的方法上把变价元素及其相关物质配平后,再根据质量守恒原理进行确定,也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守恒列方程求得,对这样的方法考生应该不陌生。

  今年试题传递的信息可以给以后的考生一些启示:

  1。只要将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认真研究,吃深吃透,并能够灵活运用,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用不着打题海战术。

  2。课本是根本。将书本知识横挖、深挖,精耕细作,灵活迁移,定能胜过各种教辅书。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