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重庆高考加分丑闻以相关责任人受到处分和31名考生失去录取资格而结束,和我们期望一样的是,涉案的大小官员们都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我们期望不一样的是,31名造假的考生名单没有公布,去年加分考入北大的学生名单也没有公开。(本报7月8日22版)
自始至终,作假链条上的父母、官员、民警等都被置于强聚光灯下,使得这场丑闻仅仅是一场对公权力被滥用的谴责。事实上,这场丑闻还应当有另外一个当然的议题——反思我们的诚信观。
整个事件中,作假的高中生们都在“毫不知情”的掩饰下置身事外,社会公众也多有“刀下留人”的呼声,最普遍的看法是,比起十年苦读来,一个小小的身份作假算不得什么,不能因为这点瑕疵毁了孩子的前途。比如有不少人为何川洋这个作假状元“请命”说:“北大港大应该录取他,毕竟分数在那儿摆着。”
诚信是什么?老祖宗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立身之本。更现代地讲,诚信是法治社会的游戏规则,是社会高效率运行的基石。一个普遍讲诚信的社会,可以大大提高运行效率,降低内耗成本。据调查,我国的民事诉讼中,百分之四十的案件不是因为法律上有分歧,而是因为不讲诚信所致。不诚信导致的司法资源的浪费以及当事人的讼累,损失难以估量。实际上,我们吃了太多不讲诚信的亏,远的不说,就最近曝出来的作假丑闻就令人汗颜:辽宁大学副校长论文作假、知名学者余秋雨假捐、深圳市前市长许宗衡假廉……其他的诸如假烟假酒假钞、年龄造假、身份造假、学历造假等就更不胜枚举了。可以说我们的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会受到不讲诚信的困扰。就是在教训如此深刻的背景下,面对31个作假的高中生,许多人还是选择对诚信的逃避,真令人匪夷所思。
诚信意识如何树立?从孩子抓起,从惩罚做起。“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条古训绝非妄言,一次从不讲诚信中获益,下一次还会选择作假。你能想象把作假当成家常便饭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变得规规矩矩地讲诚信,会恪守诚信的社会规则?不讲诚信如果不能受到惩罚,谁还会把诚信当回事儿?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你是贩夫走卒还是大学教授,不论你是优等生还是差生,破坏了规则就应当受惩罚。如果十年苦读可以成为破坏规则的借口,家境贫寒可不可以?身体残疾可不可以?如果这一切都可以,规则定来有什么用?31个作假的高考生失去录取资格,这是对他们不讲诚信的惩罚,也是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体现。痛定思痛,我们必须树立对不讲诚信的零容忍心态,宁要诚信的贩夫,不要作假的状元。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