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制就怕潜规则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4日 14:24   今日早报

  不愧为名校,点子多、新闻多。刚刚拒录民族身份造假的重庆文科状元等“尖子生”,又不失时机地“昭告天下”:明年“北大自主招生拟在部分省市试行采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可成为该校自主招生直接候选人,不用参加统考及面试了。

  就北大这一正在酝酿的2010年自主招生政策,笔者小范围地问了一些人的看法,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回答不假思索,几乎众口一词:那肯定避免不了“走后门”。虽然这个看法有点绝对,但它一定程度反映了某种社会现状。也难怪,因为他们看多了五花八门的造假事件,他们心中的那杆秤,已经称不出“诚信”有几斤几两。

  “校长推荐很可能造假。”四川一家媒体记者采访时,“很多学生这样认为”。而该省重点高校的一位招生负责人也认为,如果全凭学校推荐,学校为了升学率,一般不会把最优秀的考生推荐成自主招生考生,因为学校还要用他们来冲刺高考状元。尽管北大招办持乐观态度,表示会尽力创立一套合理的校长推荐制,但好种子也未必结好果,更何况人非圣贤,保不定啥时会犯错。谁曾想到,状元也可造假?谁又曾想到,高等学府为人师表者也会抄袭论文公开发表?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

  本来“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天平,已经不断遭受有形无形的外力侵蚀,就算“校长推荐制”是个不错的创举,但还是有可能成为权力寻租的工具。笔者一点都不怀疑,校长们肯定会举荐本校很优秀的学生,否则他们会背负“假伯乐”之臭名。可是一所学校名额毕竟有限,而他(她)手下可选的优秀生可能有几大筐,在这些同等质量的学生中,不可能进行抽签,更不可能用“剪刀石头布”来决输赢,那校长这支笔拿起就很难放得下,“亲疏有别”就不可避免。这也是“人同此心”,可以理解的事情。不过,这种不公平只在一群优秀生中起反应,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反正中不了这个“头彩”,还得硬着头皮去过高考这一关。

  有人说了,既然是好马,那就牵出来遛遛,就怕推荐的好马不敢遛,就怕北大这个创举给某些有权有势的人开了绿灯。此说不是没根据的,事实上有不少校长并不看好这一“推荐”特权。说真的,他们宁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希望人人都去参加考试,省得到时被怀疑用权不公,无端卷入是非的漩涡。

  是有点怕。怕就怕难挡物欲横流,怕就怕利欲熏心,怕就怕诚信和道德沦丧。尽管有专家学者搬出美国的那一套制度和办法来做范本,但是就怕在西方行得通,在当下中国特有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下,好东西被太多的“潜规则”消化掉了。因此,再是“实名”也好,“公示”也罢,善良的人们还是担心,人情关系、权钱交易的黑幕会遮挡住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威严。

  当然,我们要给新生事物以成长、完善的空间。虽然社会比较复杂,人心比较浮躁,但人心向善终是大同。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需待时日,要有足够的耐心。对于高考中出现的种种腐败现象,我们尽可以口诛笔伐,但也犯不着上火,睁大眼睛看着,有因必有果,种下的苦果最终得自己咽。

  欣闻,浙江也是明年“校长推荐制”的试点省份之一,会挑选省内部分学校作为试点。历年来,我省生源比较优秀,笔者也存“亲疏有别”之情,希望我省更多学生,分得香甜的“蛋糕”,更希望校长们个个都是好伯乐,推荐最具潜力、最有才有德的优秀生上北大。(本报评论员 王国荣)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