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即便是高考考生“少数民族”、“航模”等加分造假事件次第曝光,高考加分政策的全貌仍显得暧昧不明。
根据教育部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5大类情形可以加20分投档,5类加10分投档,3类优先录取。
有媒体统计,上述情形在全国各地衍生了将近200条各类地方性加分政策。
更加难以统计的是,这近200条地方性加分政策,又蕴含着多少“弹性空间”。
记者通过对教育界多位资深人士的采访,试图勾勒出目前国内高考加分政策的大致面貌,并呈现出某些人的“操作”路线图。
在公示审核前曾经发生过什么
在5月曝光过高考航模加分事件的浙江,今年共有4998名考生申请高考加分,其中有483人未获得加分资格,淘汰率接近10%。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级公示淘汰144名申请考生,另外339人中,276人放弃了省级测试,其余则未通过省级测试。
在审核公示环节,淘汰率最高的类别是“思想品德表现突出者”,26名申请者均未获加分;淘汰绝对人数最高为学科竞赛获奖者和少数民族考生,分别有48人和26人未能通过。
在淘汰的主要环节——省级统一测试中,有63名考生被淘汰,其中包括社会关注的“三模三电”类考生23人;另外,球类等集体项目中,部分非主力队员也因实际技能未达标而被刷下。
276名弃权考生中有168名考生是申请田径类加分的,比例超过六成。另外,在备受关注的“三模三电”项目中,有33名考生报名后放弃测试。
这原已列入加分名单而后又被取消资格的483名考生,让人窥见了高考加分的路径与名不副实者的规模。
那么,在公示审核前,曾经发生过什么?
少数民族和侨籍身份
国家高考加分政策可分为鼓励性加分和照顾性加分两大类。前者指考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绩,由此获得加分机会;后者指考生的自然属性和国家相关照顾政策下的加分,如少数民族。
对于重庆文科高考头名学生以少数民族身份造假而获加分,曾任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的周洪宇告诉记者,这个案例非常有代表性。“操作上存在漏洞,加上没有人去审查,这类事情相对容易运作。”
这位头名学生民族身份更改的过程相当平顺。2006年上半年,这位头名学生的父亲在县招办工作,他找到时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请其帮忙。具体手续由这位头名学生的姑姑办理,准备完所需材料后,于2006年7月12日交到县民宗局长手中。按有关规定,更改民族的申请人须先向所在单位提交申请,公示7日无异议后,才可将申请材料报县民宗局待批。
而记者从知情人处了解到,这位头名学生的父亲并没有按照规定向单位提交申请,县民宗局长也没有查验相关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就在当天签下“同意报批”,随后上报重庆市民宗部门。10月9日,这位头名学生更改民族身份的申请获批,同时还发放了更改说明书。孩子的姑姑凭说明书到公安机关办理手续,使这个3年后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从汉族变成了土家族。不仅仅是干部子弟,周洪宇表示,类似做法,有些群众也可能凭借关系成功运作,并最终为参加高考的孩子“争取”到加分机会。
周洪宇称,特别是少数民族及侨籍这两项,由于地方操作不够严格,让有些人很容易运作。
艺术考试的非正常高温
在2009年教育部的加分原则规定中,并没有艺术加分的内容,但习惯上,各地仍会确定大量艺术加分考生。
今年大三的小贾回忆起高考前的经历,时隔数年仍然觉得“胸口一阵一阵地发闷”。“我原来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当时可以拿到一所大学20分的自主加分,但是我有二胡特长,还想冲一冲更好的大学,就没有要那张表。”
那年,她自信地走进某重点大学的艺术特长生考场,并在专业测试中名列前茅。但加分名单公布之后,小贾意外地发现自己名落孙山;更加意外的是,她在那张名单上看到了同窗的名字。“那个同学拿到的是阮(一种古琵琶)特长生名额,考到一本线就可以录取。可是,我们民乐团没人听说过她会弹阮,乐团训练她一次都没来过。我只知道她家长在政府部门做事。”
3年前的暑期,一种针对高考加分的“名校加分培训班”在上海兴起。当时,这种培训班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短期集训,令学生获得艺术特长生中的表演类加分,收费3万元。据当时媒体报道,负责人称:“只要孩子长得还可以,辅导点朗诵、表演技巧,拿到10分20分加分不成问题。代课的很多老师就是艺术特长生的面试官,会透露考试的方法和具体内容。”
除通过艺术特长加分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变相加分。
艺术类考生每年要经历两场大考,一场是高考前各高校组织的艺术专业测试(部分省份进行统一测试),另一场就是普通高考。如果前者合格,高考的录取成绩就会降低很多,通常比普通考生低200多分,有时甚至低300多分。
相对很低的文化课成绩,让一些考生和家长看到了希望。近年来,大量学生转投艺术类考试大军,部分考生甚至到高三时才拿起画笔,进入艺术培训班上课。
在高考大省山东,2007年艺术类相关考生达到历史峰值的16.9万人,2009年河南则一举突破10万人。
在艺术类考试中,交换试卷是最常见的作弊手段。类似手段还有,单招单考的学校派往外地考点的老师,在试卷未送至学校前,帮助有关考生调包。这一招数在前几年曾广为流行,考生为此热衷于远赴外地赶考,曾经一度出现过“主场冷场,客场爆满”的怪现象。
“艺术考试的公平完全在于监管。”周洪宇表示,艺术考试作弊与修改民族等手段相比,操作起来相对更难,必须加强针对艺术考生的考试监管,才能做到对所有考生的公平。
声音:为了农民子弟建议“裸考”
为什么艺术特长生里很少有来自农村的学生,这个很容易解释,因为学习成本很高,农村孩子承受不了。
教育、考试历来就是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方式。而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在精英的遴选和再生产过程中,承担了最主要的职责。
给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加分,并没有什么不对,可以促进素质教育,也是对高考制度的一种补充。但是这些加分政策实施后,变得很难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高考的简便性、明确性和公平性,也破坏了高考的政治——社会功能。
事实确实如此。我手头掌握的资料,国内一所排名前20位的大学,曾作过一个统计:这所大学所招收的体育、艺术特长生,绝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比例超过四分之三;而且绝大部分特长生来自城市,70%以上来自大中城市,20%左右来自小城市或城镇,体育特长生来自农村的约5%,并且没有一位艺术特长生来自农村。
我并不是反对大学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但是这种资格的认定,涉及很多部门,这个过程即使完全公开,也不容易监督。因为专家、评委说了算,他们才有发言权,一般老百姓怎么去判断?
从近年被揭露出的一系列“黑幕”看,很多高考加分,都因为标准太“多元”,所以极其容易滋生腐败。
大学应该是公平的、开放的,不管是什么背景的人,都可以通过大学成为精英。大学尤其应该注意,照顾那些聪明勤奋的农村孩子,照顾穷苦人家的子弟。如果大学都成了金钱、权力与教育资源交换的地方,那大学就真正堕落了。
链接
五花八门的地方高考加分政策
河北省规定:该省授予“教育世家”称号的教师子女报考师范院校的增加20分;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初检合格学员增加10分。
江西省规定:为大力引进海外留学人才,加快实施科教兴赣步伐,建立引进留学人才的“绿色通道”,留学人才的随迁子女在江西省参加普通高考并报考省内高校的,录取时可以加20分投档。
云南省规定:在各地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内地高寒贫困山区工作10年以上,并且现仍在这些地区工作的教师的子女,第一志愿报考师范院校的加20分。2008年调整为报考省内院校加分,报考省外高校不再享受加分。
重庆市规定:库区移民考生可享受政策性加分5分,并可累加一项最高分值的加分,但两项相加不能超过20分。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