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家——鲁迅将因为作品“晦涩”或“过时”而与中学语文渐行渐远?近日有关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削减鲁迅作品一事引发广泛争议。昨天,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有关人士表示,教材中篇目调整“非常自然”,为适应新课改包括必修课学时减少的需要,鲁迅的作品相应有所减少,但并没有刻意削弱鲁迅作品的意思。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本市高中新课改语文教材使用区县中,人教版和北京版各占一半,相比人教版减少了两篇作品的变动,两年前露脸的北京版高中语文则大幅调整鲁迅篇目,必修模块中仅保留老人教版的《祝福》一篇,同时新增了《铸剑》、《范爱农》两篇作品。
人教社调整篇目适应课改
据了解,目前进入高中新课改的各省市使用的人教社新版语文教材里,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被拿掉,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3篇。
人教社高中教材削减鲁迅作品一事很快成为网络热点,关于鲁迅作品是否“晦涩”或“过时”的争议引发不少口水。昨天,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相关人士表示,其实在2004年,他们便按照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本选录篇目进行了调整,所谓新版教材其实是老教材,部分实验省市已用过多年。据了解,两年前北京步入高中新课改,海淀、崇文等9区县便采用人教版新教材。
“伴随课程改革,教材篇目调整非常自然。”有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新课改必修课的学时比过去有所减少,高中课本的作品数量整体面临缩减,因此,鲁迅作品相应有所减少,“但作为一个时代的经典,鲁迅作品的地位是无法否认的。”业内人士分析,篇目调整也有利于增强作品的时代感。
北京版教材篇目“大变脸”
其实,相比人教社新版语文教材的小调整,两年前出炉的北京版高中教材针对鲁迅作品的选用则属于“大变脸”。东城区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介绍,北京版教材必修模块不仅减少了《药》、《为了忘却的纪念》,而且《拿来主义》和《纪念刘和珍君》等经典作品也被拿掉,仅留下过去人教社老版教材的《祝福》,同时新增《铸剑》、《范爱农》两篇文章。
北京版教材编写者之一、资深语文专家薛川东表示,为适应新课改,如从单元改为专题教学,教材有必要增加一些新篇目,由于鲁迅作品选择余地比较大,因此选用一些新的经典篇目。据介绍,《范爱农》一文便和汪曾祺、萧红的作品一起安排在“在一定情境中抒发特殊情感”的专题中。
“新课改对教师自主选择篇目教学没有限制死。”薛川东介绍,在教师用书的“拓展阅读篇目”安排有《阿Q正传》、《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另外,北京版教材选修模块还设有“鲁迅诗文专题选读”,包括4首诗歌、两篇散文、两篇杂文。
“鲁迅恐惧症”破解有招儿
时下中学校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在不少人眼中,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不过针对“鲁迅恐惧症”的破解,部分专家和中学教师表示,中学教师如何讲课最为关键。
“让中学生觉得难懂主要有三个因素。”专家分析,一是鲁迅不少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二是其使用的现代文书面语言和现在有距离;三是当时出于斗争需要,常常使用“曲笔”。不过,如果中学老师下大力气吃透作品,讲好鲁迅文章并非太难的事。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语文教师黄娟读硕士和博士时都将鲁迅作为研究方向。在她看来,导致“鲁迅恐惧症”的部分原因是,中学教师教学时缺乏个人感受和理解,带有不少先入为主的观念,结果把鲁迅作品讲解得“面目可憎”。“老师带着个人感受和生命体验来解读鲁迅作品,学生也会特别有感觉。”
相关链接
专家建议鲁迅杂文应退出教材
“鲁迅杂文最应从中学课本中删掉。”语文教育专家、《新语文》教材编写者王泽钊昨天表示,鲁迅的很多杂文属于“骂人”文章,今天没必要培养中学生的“好斗”精神。鲁迅的小说还是很好的,如《朝花夕拾》、《呐喊》、《彷徨》,不过类似《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应该拿掉。
部分语文研究专家表示,鲁迅的一些作品文字清新,文学价值非常高,包括《一件小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经典作品在华语文学的地位难以轻易否认。一些中学语文教师认为,目前初中选用的鲁迅作品数量仍然过多,导致部分初中生被学“伤”了,建议适当删减初中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记者:罗德宏)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