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等六所高校举行自主招生测试,考生人数逾万。六所高校中,有四所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都不考语文。有人认为,只考英语不考语文有“学科歧视”嫌疑。
对此,相关高校招生负责人回应称,“自主招生考试不是高中毕业生的学业考,不需要面面俱到,更强调选拔适合学校的人才。”
>>自主招生
四所学校不考语文
23日上午,在同济大学考点前,一名考生抱怨说:“为什么不考语文?”该考生要加试物理,但语文也是她的拿手科目。陪同她前来考试的父亲也有些奇怪:“为什么英语是文理科学生必考的,而语文不是呢,不都是语言吗?”
据了解,在上周末进行的自主招生考试中,东华大学和同济大学在自主招生中进行了文理分科,两校测试科目相同,英语和数学是文理科的共同科目,文科生加考语文,理科生加考物理或化学,不考语文。华东理工大学的测试科目只有数学、英语、物理或化学,上海财大的文化测试科目则只有数学和英语两科,均不考语文。
对此,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对语文的“学科歧视”。
徐汇区一所重点中学校长认为,不考语文和现在高校普遍重理轻文密切相关,“语文素养是基本素养,并非只有文科学生才应该学习掌握。担心‘增加负担’而不重视语文是不合理的。”
“其实相比较几年前,这个情况已经大为好转。”虹口区一所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说,早在三四年前,复旦和交大两所名校自主招生理科测试也都不考语文,现在文理科生则均须参加,“这可能和他们抓通识教育,强调考生基本人文素养有关,希望其他高校也能向这两所高校学习。”
>>高校回应
【同济】 都考会增加学生负担
在23日举行自主招生考试的学校中,同济大学和东华大学的理科生不需要考语文。
对此,同济大学招生办相关负责人说,同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文科考语文,理科加考物理化学。“我们不是什么都要考,那样会把自主招生考试弄得相当复杂,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我们想突出自己想测试的内容,选拔我们需要的学生。”
一位高校招办老师也说,自主招生考试并非高考,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之所以考英语,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搞学术离不开查阅国外资料,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不考语文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考太多科目会给考生带来负担。加之有高考这一最后环节把关,高校相信,最终能被录取的考生,其语文能力远远超过“工具”这一层面。
【上财】 考外语能考查语文水平
上海财经大学招生办负责人说,“我们确实不考语文,但这不代表歧视。我们也不考物理、化学、生物,难道这也是歧视吗?这不是高中毕业的学业考试,不是要面面俱到,我们只需要选拔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另外,我认为,所谓语文,就是语言文学,而外语则是外国语言文学。外语的测试中,已经涵盖了对语文的测试,它们都包括写作、词汇、语法等内容。在考外语的过程中,除了考学生的语言文学水平,还考了他的外语水平。我认为,一个学不好语文的人,肯定学不好外语。我们有把握,那些外语能考好的人一定也能学好语文,否则我们肯定会考语文。”
>>网友反应
加剧重英语轻语文倾向
考英语不考语文引起了诸多网友的质疑,有网友在博客发文分析和阐释不考语文的恶果,言辞犀利。
网友“窗前的向日葵”在博客中写道:“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是一次高素质性的低能行为。”这名网友认为,理科负责人们对语文有错误的认识,语文绝不仅仅是语言科目那么简单,它是母语,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载体,其中涉及一个大学生的自身修养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德育发展素质,“剔除了语文就等于背叛了祖国文化”。
还有网友认为,这一现象将导致“进一步加剧高校重英语轻语文的倾向”“把初高中语文教学逼入更加尴尬的死角”等多重恶果。
许多网友跟帖表示赞同上述观点,感慨高校对于母语的轻视。“考英语而不考语文,我作为一个英语老师也感到心痛。”一网友说。
对此,华东师大高等教育研究所一位专家说,“即使考了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现在的确有连论文都写不顺溜的大学生。网友所提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但如果期待通过“考”来解决,恐怕更有问题。此外,从学生到家长,乃至各类学校,也有重视英语超过重视语文的嫌疑。
>>相 关
华师大语文考试仅有写作
华师大自主招生考试结束后,市北中学学生李丽和同学说:“写得手都酸死了。”李丽说,华师大的语文试题很“新奇”,“整个试卷就是两篇作文,第一篇是分析龙应台的作品《十七岁》,六百字;第二篇是根据庄子的一句话,‘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写一篇一千字的作文。”
两篇作文“定乾坤”,让不少考生大喊意外。一位考生说:“考试之前,我还专门研究了往年的题型,没想到今年试题变化这么大,把其他题型都取消了,只剩作文题。”
据《新闻晚报》《青年报》《天天新报》报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