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三高校校长:自主招生不能沦为生源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9日 11:10   京华时报

  近日,上海四所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考英语,引发广泛争论。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同为上海市人大代表的上海财大校长谈敏、华东师大校长俞立中和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

  >>是不是学科歧视 

  自主招生不考语文是不是因为数学和英语更重要?这其中有没有“学科歧视”的因素?

  谈敏 与重要性无关

  上海财大不考语文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学校将其视为考生所必需的素质基础,而且还有高考可以帮我们把关。

  根据现行教育制度,即使考生通过自主招生考试,也必须要在高考中至少通过一本线后才能被录取,因此语文基础过差的学生不可能进入上海财大。

  我认为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不考语文引发争议可以理解,但不应该纠缠到学科重要性上来。如果因为语文重要就一定要考语文,那么在我看来历史、地理同样重要,是否也应该一并列入考试科目呢?如果从知识全面性的角度来要求高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那就会与这项制度设计的初衷背道而驰。

  徐明稚 绝对不是歧视

  东华大学今年也没有考语文,但认为不考语文就是“学科歧视”,是鼓励“学好数理化英,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样的观点有些偏颇。减少考试科目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减负,不能让自主招生考试成为另一场高考,学校也能通过自己的选材标准和思路发现人才,这绝对不是对语文的“学科歧视”。

  不考语文考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国内考生存在着这样的现实情况:单看高考成绩,他们的英语成绩往往要好于语文;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汉语水平远远高于英语水平。自主招生考试保留英语测试,就是要避免“哑巴英语”,测出他们真实的英语水平;对中文而言,能够通过高考的学生在语言表达和使用上基本没有太大问题。

  >>能否为学生减负

  既然是为学生减负,为何在所有学科中率先削减语文考试?不考语文就能达到减负效果吗?

  俞立中 难达减负效果

  不考语文不能达到减负效果,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高考以外增加任何笔试都有违减负理念。

  较为理想的自主招生模式,应当是完全取消笔试,通过学生个人在中学阶段的各方面表现,形成客观评价体系,由所在中学推荐。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或许能多发现一些奇才,而增加笔试这样的形式本身,对选拔特殊人才而言,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谈敏 科目多是增负

  现在有些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试中的考题设计雷同,有的科目繁多,根本不是减负而是“增负”,简化考试应当是未来发展方向。经过两年多的自主招生考试探索,上海财大也在对中学校长推荐的学生表现进行积累总结,以形成自主招生的诚信体系,希望未来能够把自主招生看作参考项目,而主要依靠中学推荐。

  >>是否影响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不考语文是否会导致“语文边缘化”?关于语文是否该考的争论是否会影响高校的自主招生权?

  谈敏 应防止抢生源

  仅仅几所高校在自主招生中不考语文,应当不会产生太大的社会引导效应,更不会导致“语文边缘化”。无论此次争论结果如何,高校在自主招生权上的“自主权”必须得到保证,因为这是对“一考定终身”制度的完善。相比高校自主招生要不要考语文的争议,当前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现行自主招生体制的实际效果问题,说得直接些就是高校自主招生不能沦为国内大学之间的“生源大战”。

  徐明稚 自主招生成鸡肋

  国内部分高校对自主招生的心态相当复杂。自主招生花费了人力物力不算,真正看中想录取的学生最终往往被其它“名牌大学”提前录取,完全不搞就更加没戏。于是自主招生对于部分高校而言已经成为“抢生源”的合法政策,而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则是“鸡肋”,构成了高校招生在起点上的不公平。改变这种情况的根本之策是解决目前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稀缺的问题,而当前可行的办法包括在制度上允许每个学生可申请多所学校,也可同时获得多所大学录取通知书。据新华社电

  >>观点

  王旭明 (语文出版社社长)

  我以为语文不是语言文字的意思,语文是语言文化的意思。我们学语文不是仅仅学文字,而是学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包括了生活当中的很多方面,不仅仅是识几个字、撰几篇文。

  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表达,我们现在的最大缺失就是表达出了问题,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学语文,学的时间最长,用的力气最大,但表达的效果并不是最好。这可能有语文教育教学本身的问题,还有我们在学语文时,更多地把它当做一种考试的手段,而不是当做生活的必须。

  白岩松 (央视主持人)

  英语学好了之后有“钱途”,语文不学好的话,我们的文化没前途。

  王岳川 (北大中文系教授)

  2000年,全世界学汉语的人有300万,今年世博会后将达到近8000万人,增长了近300倍,而我们自己却在大幅度地下降,还在考试这个制度体制下,削弱人文科技,削弱母语的重量,这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胡光 (上海政协委员、律师)

  高校如果放弃语文考试,是向社会、向基础教育传达了一个非常错误的信息,就是语文不重要。

  高校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有法定地位和法定意义,我国的《宪法》《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法》,都有明确规定,不考语文和这些法律赋予语文的地位和要求不符。

  据央视《新闻1+1》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