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呼吁:请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1日 15:49   海峡都市报

  12岁的孩子要退学;换了个班主任孩子就不想上学了……家长们该怎么办?新学期开学不到一个月,本报青苹果热线接到不少学生家长的求助电话,其中与“厌学情绪”相关的占40%,成为最突出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以往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的年龄阶段在中学阶段最为明显,如今厌学问题则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孩子生病,家长吃药”,因为青少年中70%的心理问题来自家长教育失误。心理学专家建议,家长要善于发现问题,以更加健康的方式疏导孩子的“疾病”,必定能药到病除。

  心理个案

  希望哪天出车祸这样我就不用上学受罪了

  佳佳(化名),女,高一学生

  “我女儿刚刚高一,开学不久就说不想上学了。她说,每天在路上骑车都希望能出场车祸,这样就可以不上学、不用受罪了……我该怎么办啊!”前不久,一位母亲带着女儿来向心理咨询师求助,母亲掩饰不住内心的焦虑,一边倾诉一边着急得几乎落泪,而身边的女儿佳佳(化名)则一副若无其事的神情。

  中考失利,远离初中好友

  母亲说,佳佳初中时在一所市属重点中学念书,中考时由于发挥不够理想,“掉”到一所二类校,现在正要求妈妈给她办回原来的学校念高中,因为佳佳始终无法接受从一类校掉到二类校的心理落差。

  “我念的那所初中校,多数同学家里特别有钱,穿名牌、高消费,有自己的圈子。”佳佳说,虽然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但非常幸运的是,她在初中结交了几位亲密的好伙伴。她的同桌是位专心读书、成绩拔尖的女生,经常将自己的学习资料与佳佳分享,鼓励她不要和有钱的同学“掺和”,应该靠自己的实力好好学习,这样才能赢得美好的未来。

  另两位初中同伴是性格活泼外向的女生,无论佳佳遇到什么困难,她们都会主动跳出来帮佳佳“摆平”……初中这三位挚友的出现,如同在佳佳眼前开启了一扇窗,让她大开眼界,也让佳佳越来越依赖她们,和朋友有说不完的知心话。

  初三毕业班的时候,佳佳对学习有了倦怠感,有时候上课睡觉、看小说,因为总有同桌的笔记可以拿来复印。当其他同学紧张忙碌地备战中考时,佳佳还是感觉轻松幸福。结果因中考分数不够理想,没能像其他三位好朋友一样升到母校高中部。

  高中环境,不适应带来厌学情绪

  中考后的暑假生活结束了,高中开学第一天,佳佳到新学校报到,走进学校顿感不适应,因为这里只有“灰蒙蒙的校舍,破破的桌椅”……高中开学不久,班上就传闻有几位男生在追求佳佳。“这里不仅硬件设备差,学生的素质也不行。最令我失望的是新同桌,她专爱打听隐私,总是问我:谁谁对你是怎样表白的?在楼道里遇到某男生,她就会上了弦一样大声叫我的名字,恶俗!”佳佳愤愤地说着。

  “还有老师。我们原来学校的老师个个都衣着光鲜,特有品位,在学习上从不步步紧逼。而现在的老师,还像生活在上个世纪,含辛茹苦、不修边幅,天天都像要和我们拼命似的。开学不久评示范生,我当选了,老师找我谈话,说我综合素质好,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可我并不想出头露脸,老师的好意让我很有压力,他又误会我还没有走出中考失败的心理阴影,总是找我谈话,不堪其烦。”在佳佳心目中,新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都太幼稚,不懂得给别人留有空间。

  专家点评

  谢维兴,福建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福建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委会常务理事,福州八中心理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

  佳佳对高中新环境的看法十分偏激,是由于对旧环境的依赖太强。实际上,佳佳并不完全认同原来初中校的同学,她不属于“富裕”圈子,跟其他多数同学也少有来往,仅仅是因为个别好友使她的学校生活充满阳光,这是她的“幸运”。可一旦脱离了这个小团体,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就凸显出来。这时,“环境本身不好”就成了理由。这是佳佳回避自己问题时最本能的归因。

  另外,佳佳初中时曾有一个成绩优秀的同桌,失去她,在学习上对佳佳难免产生影响,她需要树立起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信心。换个角度来看,初中同桌为她提供完整的笔记,给她讲解习题,佳佳似乎是友情的受益人,实际上却是失利。如果佳佳初三时像其他同学一样自主地学习,也许中考结果不一定是这样。

  通过引导,让佳佳意识到,留在目前这所学校也有优势,因为这个环境可能逼迫她独立成长。没有初中同桌那样的帮助,佳佳必须慢慢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努力,她的学习成绩排得上二类校的‘鸡头’;没有朋友的帮助,她必须具备应对各种状况的能力,这对佳佳将来走向社会有很大帮助。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心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