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大学2010年高考招生新增三大本科专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7日 15:07   新浪教育

  主持人:给了大家非常好的建议。接下来我们聊聊专业,南京大学的优势专业都有哪一些,包括热门专业有哪一些?我经常听到大家问到热门专业录取情况和简单的介绍,请您与大家分享一下。

  陆林:南京大学的专业覆盖面比较广,目前坚持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我们的学科优势非常明显,文理综合的特色非常鲜明。近年来我们学校着力学科提升拓展的战略,优势理科、新兴工科迎来了新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新兴学科我认为有以下特点:首先,从南大历史来看,1952年我们国家高校院系大调整,当时南京大学调出了一部分专业,比如农学、工学、师范等等,现在除了南大之外,还有八所学校和南京大学同跟同源。南京大学保留下来的有文科、理科。现在来看,南大的文理在全国高校特别强,在中国科学管理研究院发布的中国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我们理学排在全国第二的位置,我们的文学、哲学排在全国第三的位置,其它还有好几个学科,都在全国前五的位置,所以,可以看出南京大学文理优势非常非常得突出。

  也正因为如此,2009年教育部也有一个高校学科评估,我们学校参评一共28个一级学科,23个学科名列全国高校前十,其中物理、大气、天文名列全国第一;哲学、理论经济、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地质学、化学、地理学、图书馆情报与工商管理等十七个学科名列全国高校前五,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南大学校的实力体现出一批学科都处在非常领先的位置。其中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学等七个学科都具有国际影响力,是位列美国ESI前全国 1%的学科,这些已经进入世界高水平学科的平台。同时南京大学也是学科建设数量增长最快的高校之一,学科点数也超过同类高校,很多学科不仅是少数高校所仅有的,而且还有一些瞄准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和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比如去年年底,我们南京大学同时成立了三个学院,一是物理学院,二是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是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依托原来办学实力雄厚的物理系、电子系和材料系,我们一批跟踪世界科学前沿的新兴交叉学科,一批瞄准我们国家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战略性学科,都建立起来了,而且我们学校天文系也全国排位第一,还将继续打造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应对未来航天技术的发展,这些学科在我们学校发展都非常好。

  第三,南京大学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这有决定了南京大学不仅学科设置齐全,而且各学科科研教学水平都非常高。我们也经常讲南京大学特色、优势专业有时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在新的教学方案下,南京大学所有的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都是开放的,因此选择在南京大学学习不仅能得到最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而且能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涉猎所有你感兴趣的专业内容。

  主持人:听完您的介绍之后大家感觉学校里很多专业非常适合我。高考竞争非常激烈,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心仪的专业的,一半把我先录取到别的专业,但我发现我的志向不在这里,可以向学校提出转专业的要求,会有怎样的政策帮助大家改变这些专业呢?

  陆林:转专业的问题也确实是我们考生特别关心的热点问题,从我做招生工作这几年,这已经越来越不成为问题,因为高水平大学对我们同学专业设计和两三年前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两三年前,大学招生确实是按照很小的领域和专业进行招生,最近两三年来,各个学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都在进行着这方面的探索,实际上采取都是相对大类来招生。南京大学做得就比较彻底,基本按照院系和专业大类来招收。按院系和专业大类来招收之后,学生进校之后就没有很具体的专业,只是在一个大的方向上来进行学习,我们采取通识教育的方式,前一两年基本上是大的方向的课程和要求。

  这是在招生方面做这样的设计。实际上,我认为现在更重要的,学生进校之后我们提供了给他再次选择的机会。学生入校之后,本来他就不是某一个非常具体的专业,但进校之后我们又给他提供更多的平台,使得他专业发展选择空间更大。比如学生进了南大之后,我们现在有很多国际合作项目,比如我们有南京-纽约学院项目,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中加学院项目,新加坡奖学金留学计划等等,项目很多。这些项目的实施又为我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所有进校的选择,大家都可以去报名。这样专业问题自然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得到很好的解决。

  另外,南京大学今年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举措,我感觉这对考生非常有意义,那就是南京大学国家实验室在做的一个项目,它是一个本科生培养的项目,从物理、化学、材料三个大的方向学生里再选拔一批学生到国家实验室实验班学习,采取的是八年一贯制的培养方式。学生进入这个班之后,通过八年的学习训练直接获得博士学位,学生选到这个班之后,专业概念就进一步淡化,他在里面就是通过交叉复合培养,以后他熟悉的领域更宽泛,最终给你确定方向提供了更多可能。诸如此类制度上的安排就位我们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我们传统在做的,而且现在还在不停放大,比如辅修制,有主修,有辅修的课程,在课程上达到学校设定的要求;有双学位,这比辅修要求更高,达到第二学位课程要求,毕业论文和其它要求就可以获得双学位和第二学士学位,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办法。当然,以前保留的所谓转专业的政策,现在还是一路绿灯,我们一年级有 10%,二年级有5%,从最近两年操作情况来看,学校是尽可能地把这个比例放大,让更多的学生都有机会。

  从这两年说做的工作来看,只要学生进了南大之后,再也不需要为转专业发愁和苦恼。到了大学,你只要在大学里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你的专业问题自然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主持人:听了您的介绍之后,我发现南京大学真的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所以我们大家不用再这方面担心,其实学校都已经考虑得非常非常全面了。在今年整个高招过程中,您还有没有给大家介绍的,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陆林:今年的招生我想给考生做一些介绍主要是专业给大家做一些重点介绍。这几个专业目前教育部正在审批,估计下一步我们就能够正式出结果,到时候会在我们招生宣传材料上可能会进一步地介绍。这几个新的专业,实际上也是教育部从怎么样中国高校进一步追赶世界的前沿,怎么样瞄准中国经济的主战场。这些专业的安排和考虑都非常前沿,也一定是我们考生非常热衷的。

  比如我们学校今年将有三个专业:

  一是微电子学。微电子学属于我们电子科学和工程学院,我们学校的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是国家的重点学科,我们学院通过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和第五十五所进行联合共建,纳入了国家985项目支持,微电子学是前景和朝阳产业,微电子学在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到了这个学院之后一两年会往这方面学习,这是非常好的方向。光电学科和可再生能源工程专业。这属于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以南京大学国家实验室为依托,交叉物理、化学、材料的学科,针对南京大学针对国家的需求,和科技前沿,抢占新一代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发展具有南大特色,理工融合的新兴学科的重要举措。这些专业都是非常有前景的,发展势头非常好,我们的考生对这些专业的选择一定是非常积极的。对考生报考南大提供了更多有吸引力的专业。

  主持人:我们刚才给大家介绍了新增专业,接下来时间里我们回答一些网友的提问。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我们留言平台里提出,也可以登陆微博进行提问,有很多问题还是问得不错的。

  新浪网友:老师,我特别想知道,在每个省份考到什么样的成绩就可以报考南京大学?

  主持人: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每年都会有人来问,面对这样的问题,怎么样给大家解答一下?

  陆林:去年我也遇到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尤其具体到考到多少分数的时候比较难回答,各个省的分数会因为试卷和考生等等其它因素会有一些变化,从分数来看能否报道,能否录取相对比较困难。你的分数再生的排位可能相对价格更高一些。具体什么样的排位?如果我现在给他一个比较准确的回答,也会误导他,因为高校招考的时候容易出现大小年,而且是有规律的大小年。所以,最准确的说法,到了报考志愿的时候,我们南京大学特别重视,对考生的服务,我自我感觉还是做得非常到位,我们每年有300多个教师,尤其各个院系的教授们,院系的领导们都会到各个省里去,那时候是最好的机会,考生和老师面对面,老师会把我们所在省,大家要填报南京大学的情况充分跟考生进行沟通,越沟通就越清楚,越到要交志愿表的时候就越清晰,能不能考上就将进一步明确。这样的回答也是最负责的回答,否则在你那个省300名、500名、800名,还是非常难说的。

  主持人:陆老师,我们交流时间非常短暂,如果大家有问题,怎么跟招生组的老师联系呢?

  陆林:是这样,每个省填报志愿时间不同,在你填报志愿期间,我们会提前把招生组老师的电话、手机,在那个省、驻地,可能还会有很多点,都在我们本科招生网上公布给大家,请我们考生及时与招生的老师们取得联系就可以了。

  主持人:大家也可以登陆我们学校招生信息网,最新的信息都在我们学校招生网上能够有。

  陆林:是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来到聊天室与大家进行交流,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次聊天节目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

  陆林:谢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