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过来人心得:填报志愿前要开个家庭会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3日 15:10   新闻晚报

  复旦大学 章经纬

  高考志愿的填报,对很多家长、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难以定夺的事情。其实,考生和家长只要权衡好两大利弊即可。

  学校VS专业

  学校的排名只是综合实力的体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突出的专业。如果要在心里给他们打分,不能只对学校有个大概的排位,更要结合专业综合评价。在目前的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下,仅仅在较好学校的较差专业和较差学校的较好专业相近的时候,才需要权衡。而其他时候,当学校差距较大时,这种志愿填报方式只能学校优先。

  在学校和专业权衡的时候,可以用两种方法给考生分类,对号入座。

  1.文科学校优先,理科专业优先。

  这里的文科和理科指填报的专业,文科包括文史哲和偏文的经管类,理科包括理工农医和偏理的经管类。

  文科专业在很多情况下是“万金油”,一个专业对应的职业范围非常广,专业之间也需要跨专业研究。这种情况下学校就比专业更重要,特别是在较有名望的综合性大学里,文科专业可以吸收更多其他专业的知识,今后在就业和深造上都能有更多选择。而如果是专门性的大学,对未来发展的限制可能稍大一些,但在专业性上有一定优势。总体来说,文科专业填报时学校比专业优先。

  大家可能会注意到,这里的文科没有提到语言类,语言类在文科中是比较特别的,应该选择专业实力较为强大的。在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不二的选择,在全国,也是外国语大学这类学校的语言类专业比综合性的更强,特别是小语种。

  而理科专业的专业性比文科强很多,学生在就业和深造上几乎都会选择对口的。而一个学校如果以某理科专业见长,那么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是其他学校无法模仿的,专利技术、领域的带头人和专家、与其他高校的交流,理科专业建立起这些优势需要更多的历史积淀。理科讲究的是深入研究,学校整体的大环境对专业研究影响并不很大。当然如果学生想将不同领域的研究融合起来,还是要关注其他的专业是否强大。总体来说,理科专业填报时专业比学校重要。

  2.明确发展方向的专业优先,不明确的学校优先

  这里针对考生中的两个极端,有些考生对发展方向和专业选择目标明确,而有些面对这些会陷入迷茫中。目标明确的只要将有心仪专业的学校排序就行,而没有方向的考生的无奈选择,就是选定符合自己水平的几所学校,挑选学校中比较强势的专业。

  但还是建议在繁忙的学习中,考生抽出时间对学校和专业有一定了解,有些专业的名字和内容可能和想象的相去甚远。考生明确了兴趣和方向,清楚专业学习的内容,才能在填专业的时候把握主动权。

  父母之命VS考生心意

  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无微不至”的爱护中,考生自己的声音却越来越微弱,甚至部分考生自己也懒得去关心专业的问题,只把注意力放在最后的冲刺上。其实考生自己对学校和专业有所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高考志愿不只是选要读的书,也是选择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人生,自己的人生必然要自己在把握。家长总是觉得孩子没有长大,高考生一般都在18岁左右,经历了成人礼,大多有能力做出选择了。不妨把了解学校和专业作为复习迎考之余的消遣,在填志愿前一两个月就可以提前准备起来。这样到了咨询的时候能切入要点,不会无话可问,或者尽问些招生简章上已经说明的问题了。

  有一个笑话,父母咨询的时候问什么专业最赚钱,得到的答案是哲学,因为哲学毕业生中出现了最多的企业家。这是一个讽刺,在父母或者说大多数人眼中的冷门学科,只是被遗忘在角落的瑰宝,既然设置了专业必然有合理性。而如果因为父母之命扼杀了考生真正的兴趣所在,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悲哀。可惜这些学科因为整个环境的宣传,在许多考生心里已经留下了冷门的印象,只有通过深入了解,才能消除误解。

  我的建议是,在考虑志愿问题前,先开一个家庭会议。考生先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家长更多的是作为倾听者。家长中有高考的过来人,也有没有经历过如此重大考试的,但是政策总是在变化,世界也总是在变化,家长不能太早提出自己的观念,以免给考生压力。在会议上可以明确分工,父母相比考生来说空余时间略多,可以搜集一些学校和专业的资料供考生参考,而考生对精选的资料仔细阅读后提出的问题,又可以让父母在各校咨询时代为提问。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把自己当作后勤官,而不是指挥者。家长也要加强和学校老师的交流,共同为考生提供参考建议。

  高考志愿填报不应该是家庭矛盾的来源,而应该是一家人的精诚合作,体现出家庭的温馨。父母从爱的角度出发,帮助考生做出一个重大的抉择;考生可以结束基础教育选择专业领域的学习,同时也培养选择能力。选择必然有放弃,而学会放弃在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十字路口,家庭给予的帮助是珍贵的,但愿也是美好的。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点击查看新浪网考试频道与《新闻晚报·升学周刊》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