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者旧作《成长》选为吉林高考作文素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8日 09:16   长春《城市晚报》

  本网讯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昨日开考,我省语文试卷的作文是根据给定材料作文,提供的第一个素材是“把一条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三寸大小;把它放进大鱼池里,它才有可能长得很大”,这一段文字出自我省作家、城市晚报专副刊中心主任王国华在2002年创作的一篇美文《成长》。

  作文考题>>>

  成才是有规律的

  据考生介绍,2010年高考吉林选用材料作文形式,共给出三则材料,大意分别是:

  1、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把它放在大水池里,不到两个月就能长到一尺长。

  2、狼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环境总是充满好奇,从而不断体验,发现食物,躲避危险,顽强地生存下来。

  3、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机挑出一批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更大期望,八个月后,学生的成绩有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示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根据以上材料撰写一篇文章。

  原文>>>

  成长(又名:疯长的鱼)

  文/王国华

  某单位办公室门口摆着一个挺大的鱼缸,缸里放养着十几条产自热带的杂交鱼。那种鱼长约三寸、大头红背、鱼鳍宽宽,长得特别漂亮,惹得许多来这儿办公的人都驻足凝神。

  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那些鱼在这两年时间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三寸来长,大头红背,鱼鳍宽宽,每天自得其乐地在鱼缸里生活,时而游玩,时而小憩,吸引着人们惊羡的目光。

  忽一日,鱼缸的缸底被本单位头头那顽皮的小儿子砸了一个大洞,待人们发现时,缸里的水已经所剩无几,十几条热带鱼可怜巴巴地趴在那儿苟延残喘,人们急忙把它们打捞出来。怎么办呢?人们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只有院子当中的喷水泉可以做它们的容身之所。于是,人们把那十几条鱼放了进去。

  两个月后,一个新的鱼缸被抬了回来。人们都跑到喷水泉边来捞鱼。捞来一条,人们大吃一惊,又捞出一条,人们又大吃一惊。等十几条鱼都被捞出来的时候,人们简直有点手足无措了。两个月,仅仅是两个月的时间,那些鱼竟然都由三寸来长疯长到一尺长!

  人们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有的说可能是因为喷水泉的水是活水,鱼才长这么长,有的说喷水泉里可能含有某种矿物质,也有的说那些鱼可能是吃了什么特殊的食物。但无论如何,都有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喷水泉要比鱼缸大得多!

  年轻人的成长也是这样的,要想使自己长大到极致,就不要拘泥于一个小小的鱼缸,到喷水泉里去,到更广阔的环境中去! (刊发于2002年第十九期《读者》杂志)

  《成长》上高考卷关键在贴近生活

  今年高考作文素材《成长》作者、我省作家、城市晚报专副刊中心主任王国华谈高考作文

  今年高考我省语文试卷中,作文题目提供的第一个素材出自我省作家、城市晚报专副刊中心主任王国华在2000年创作的一篇美文《成长》。昨日,记者与王国华聊起十年前的创作经历。青年时的励志随笔,如今成为高考命题,王国华也有了全新的理解,“考生如果能逆向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比如,尽管面临环境的限制,时时警醒自己,也会是一篇不错的作文。”同时,王国华也表示,高考命题不一定选择余华、莫言等大家作品,而连续两年选择在文坛上没有什么名气的吉林籍作家作品,更多在于这些作品离现实生活更近。

  从考生家长处得知

  自己旧作上了高考卷

  城市晚报:高考作文题目素材之一出自您的旧作,您如何获知这个消息?

  王国华:作为一个副刊编辑,我每年都会特别关注两件事,一个是高考作文,一个是诺贝尔文学奖。今年从语文科目开考,我就不断刷新网络,但是直到7日11点半考试结束,我省的高考作文题还没出来。后来还是从一位考生家长口中了解到题目的内容,我发现其中的一个素材的立意出自我的一篇旧作。

  城市晚报:为什么会如此关注高考作文题目?

  王国华:工作性质使然。另外,还有点好奇心理,因为每年的高考语文命题,都会选取国内作家的作品,或是作为阅读理解题目,或是作为作文题的素材。一些作者是我的朋友。

  城市晚报:您是否也关注今年其他省份高考的作文题目?这些不同考题,哪一个给您留下的印象特别深?

  王国华:其他省市的也看了一下,印象比较深的是安徽的题目,他们的作文题比较“雅”,是根据一首古诗写感想。我也写了一篇。

  写作灵感源自

  朋友讲的小故事

  城市晚报:高考作文中收入的这一素材源自您的作品《成长》,是什么时候的作品?

  王国华:大概是10年前的事了。作品最初刊载于哪家报纸我已经记不清,2002年第19期《读者》曾转载过,后来收入我2006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读者>签约作者书系——微笑是一种力量》。

  城市晚报:您擅写美文、随笔,身边人遇到的事到了您笔下都会散发出人生的哲理。这篇《成长》灵感来自哪?是在何种情形下创作完成?

  王国华:大概1998年时,我的朋友左勋讲给我的。当时他绘声绘色地说,他的朋友养了一条鱼,一直是三寸大小,养了几年都没有变化,后来把它扔到养鱼池里,偶然发现鱼一下子变得惊人得大。此后两年里,这个故事一直在我脑海里转悠。朋友是当一个趣闻讲给我,但是我对照自己当时的环境,马上从鱼想到了自己,就像我在文章中写到的,年轻人在狭窄的环境中成长,要想自己有所发展,就不要拘泥于一个小小的鱼缸,要到更广阔的环境中去。当时一挥而就,一晚上写了三四篇文章,《成长》只是其中之一。

  当年写是为励志

  现在写会逆向思维

  城市晚报:当年写下这段故事,颇有励志的意味。如果今天你当考生,再写一篇文章,你会如何下笔?

  王国华:的确,当时写这篇文章有很强的励志性。如果现在写,我可能会逆向思维:不再强调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心理暗示等等,哪怕在一个狭小的环境中,人仍然可以保持心胸开阔、时时警醒自己。我想如果考生选取这样的角度,也会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小作品更贴近现实

  名家作品难登考卷

  城市晚报:无独有偶,去年高考语文试卷中一篇阅读题《岳桦》,是我省青年作家任林举的作品。连续两年吉林作家的作品登上高考卷,为什么反而余华、莫言这些大家“缺席”?

  王国华:这也正是我想说的,高考作文素材很少引用苏童、余华这些当代名家的作品。就我看来,往年引用的其他文学作品,有很多也出自我的文友之手,这些作家算不上文学大家,但是他们的作品离琐碎的现实生活很近,而高考命题的关键一点也是贴近生活,这样就产生了契合点。

  城市晚报:是否因为高考试题频频引用,也会增加外界对吉林作家群体的关注?

  王国华:吉林省不乏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包括金仁顺(电影《绿茶》根据其小说《水边的阿狄丽娜》改编)、于德北、胡冬林等等。只是吉林作家整体都很低调,这或许与地域性格有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吉林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