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宁有这样一句话:穷乡僻壤出“状元”。这里老百姓对教育的关注程度是全国其他地方难以企及的。据会宁会师镇蒲宁小学校长曹鹏讲,他在这个小学从教28年来,几乎没有学生辍学,家长再穷也要供娃上学,这里的人认为娃娃不上学最丢人。该校建校30年来,已有300多名学生考上大学。
在汉家岔乡一个仅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家家都出过大学生,有4家出了博士。会宁人对一家出几个大学生的现象已经不感到奇怪了,一位中学老师说,这其实是榜样激励的作用,也是一个帮一个的结果。
会师镇梢岔村的宋建明夫妇,一共5个孩子4个大学生,最小的孩子在会宁一中读高二。妻子曹秀梅讲,结婚近30年,为了供5个孩子上学,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穷,现在已是负债累累。自从大儿子和大女儿相继大学毕业,夫妻两人明显感觉喘了口气。
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大儿子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进国企,而是去了深圳的富士康公司。现在还有3个孩子上学,每年的学费都是大儿子想办法解决,夫妻两人耕种的20亩山地只能给孩子贴补点生活费。宋建明扳着指头数,再有3年,等老4大学毕业后,家里的苦日子就可结束,但要还清6万元的贷款还得等老五上完大学再说。
宋建明夫妇感叹,这几年苦了大儿子,他工作以后反而更辛苦,为了多挣点加班费和节省开支,他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宋建明讲,妻子是文盲,自己只上过两年小学,孩子能考上大学,走出大山,不再像自己这样生活,苦日子也就有盼头了。
财政苦撑 为了拉动经济
会宁是上个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后会师的地方,是甘肃省中部一个远近闻名的国家级贫困县,十年九旱,严重缺水,资源匮乏。就是这样一个县,却是全国闻名的“高考状元县”。2004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对甘肃代表团的会宁代表说:“你们会宁是状元县,我的秘书也是会宁人”。
前些年会宁县邮电局做过一个统计,会宁在外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每年寄回家的钱达到1400万元,比当时会宁县的财政收入还高。
当年适逢会宁干旱,人畜饮水都成问题,更别说庄稼收成,就是这样一个灾年,会宁人依靠这些反哺家庭的资金渡过难关。而最近几年,这个数据已经达到了每年一个多亿,这些钱一部分用来改善父母和家庭的生活水平,还有很大一部分用来供养弟妹及亲戚子弟上学。有些出去的子女干脆将父母接到条件较好的县城居住。就是这样一个位于大山中的县城,房价连年攀升,目前已达到每平方米2500元左右。一位出租车司机分析会宁发展时说得头头是道,“会宁县几乎没有工业,农业半死不活,教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据了解,会宁每年财政收入仅在1000万~2000万之间,教育支出却占全部财政支出的60%左右。
目前,会宁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是一万多人,“状元”效应吸引了周边县市的学生也来会宁读书,让这个数字不断增加,该县高中由原来的4所增加到5所,每个年级多达二十几个班,一个班的人数都是七八十人,但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源。
高考可以成为山区孩子改变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也是家庭摆脱困境的选择,同时更是会宁这个国家贫困县发展的基础。在这里大家不约而同地将“赌注”押在教育上,期待着未来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编后
“苦甲天下”的高考“状元县”
会宁县是甘肃省一个并不大的县,但名气却不小。一是因为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于此会师,成为“会师县”,红得出了名;二是会宁县地处“苦甲天下”的甘肃中部,是国家级贫困县中的特困县,穷得出了名;三是连续几十年考入高等院校的学生人数在甘肃最多,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少数县之一,被称为“高考状元县”。
会宁县“耕读传家”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书香门第”处处可寻。甚至有“学生苦读、家长苦供、亲朋苦帮、教师苦教、领导苦抓”的“五苦”经验。
上大学的确是一条相对光明的道路,它可以带来城市户口和收入稳定的工作。在中国,高考曾一度被放大成改变人生命运的“神话”,纵使这些理想已越来越难实现,但对于毫无选择的西部贫苦家庭来说,仍愿意将其看作化解一切苦难的解药和钥匙。在会宁,千万个不同家庭演绎着千辛万苦供子女上学的相同故事,求学是他们共同的精神支撑,孩子维系着他们全部的希望,为此无论付出多大的物质和精神牺牲,都在所不惜。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