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魅力展示(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0日 18:36   新浪教育

  在科研方面,北京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并且一再强调三个方面的结合或接轨:与国外学科前沿的结合(或接轨);校内不同学科研究的结合(或接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或接轨),并且为三个方面的结合或接轨创造条件。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学院在以上三个方面也进行了努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与国外学科前沿领域接轨方面,我们借重由北京大学主办的一年一度“北京论坛”的品牌优势,力求开办好分论坛,主题的设定充分考虑到国内外,特别是国际上学术界关注前沿问题。2006年分论坛的主题是“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2007年分论坛的主题是“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每年我们都会利用“北京论坛”提供的资金条件,把这一学术领域中的领军人物请来,进行交流。去年就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论坛(也邀请了一部分国内学者参加),他们的论文在《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三辑上以专题形式刊登。2002年至今,学院还与美国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南加州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联合举办中国互联网年会,目前已经举办了5届,分别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举行。

  在校内不同学科研究的结合方面,学院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不断提高。比如由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发起成立,由社会学系、法学院等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就有我们的老师参加。他们参与撰写全面反映国内公民社会发展和研究状况的“蓝皮书”,参与公益组织的非盈利性培训以及其他的研究、交流活动。最近,有老师代表学院参加了由北大历史系、国际关系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合作的研究项目,题目是“文明的网络:比较文化与比较政治”。历史系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国际关系学院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新闻传播学院则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进行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各自都把本学科研究上的优势发挥了出来。这方面还要开设相应的课程。此外,我们学院政府传播研究,也引起政府管理学院老师的兴趣,一些基础性的合作已经开始。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学院也是积极推进,大力支持。不少老师逐步将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向实务界延伸和拓展,或者针对实际工作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论阐释,提供决策参考意见。目前学院与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视总局、卫生部等政府部门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都有合作项目,不少课题正在进行中,包括《十一五期间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研究》、《大型媒体集团发展研究》、《中国报业与广告业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发展战略研究》、《中外公共传播模式研究》、《公共卫生事件传播中的风险沟通研究》等等。其中的一些研究已经被有关部门采纳,并对该部门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传”要义之三:创新与传习

  最近这些年,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9年,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学类专业已超过八百,目前这一数字还在增长中。新闻传播专业显然已经成为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中一个新的增长点。在如此众多的新闻类专业中,每一个学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如何定位,办出特色,就成为学院管理者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本科教育阶段有四个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阶段有若干个专业方向,包括新闻史论、新闻实务、大众传播、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广告学、编辑出版、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媒介经营管理等。学院是依托北京大学这样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底蕴深厚的综合性大学建立的。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资源。因此,在教学与研究方面,我们通过“借势”,也就是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汲取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之精华,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具体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的思路是,依托北京大学综合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道路。培养知识广博、学养深厚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是邵华泽院长未来新闻工作者的要求。除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之外,学院还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具有多学科(起码是两个学科)的知识储备,毕业后能够胜任在某一专业领域中进行深谈、深访、深度报道的工作,以及在新闻传播相关领域中进行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的采写、报道等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客观上要求从业者具备多学科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成为“通识”型人才。因此,最近这些年,学院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选修全校通选课,选修第二学位。目前我们的本科生中拿到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第二学位的已经占到学生(本科生)总数的50 %。

  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部分专业实务课程除了由院内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外,还较多聘请实务界专业人士来上。与实际部门的接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最实用的知识,而且能够源源不断地带来业界最新的动态和信息。此外,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包括创办院报院刊,在校广播站、电视台实习,自己动手制作专题片、录制节目,利用假期到媒体实习等等,以便使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就熟悉新闻工作的特性和要求。

  学院还希望我们学生能够通过国际交流培养国际化的视野。目前学院已经与世界上多所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建院以来多次派学生赴美国、德国、丹麦、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和实习。

  除了以上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开拓创新之外,在学生管理和学生课外活动组织方面,学院的学生党团组织、学工系统和学生社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每年都会通过各种途径,邀请著名学者及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一些学生社团也会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施展才干的机会。此外,通过开展评选“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活动,树立典范,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进取;并且对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学生,学院在组织发展中给予优先考虑,重点培养,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同时,学院设立了各种类型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由媒体、企业资助的奖学金,学生管理部门制定了评定规则,通过严格的程序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在社会工作、文体活动、学术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上述这些活动在学生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究的风气和氛围。而良好的风气和氛围又带来了丰硕的学习成果。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就业整体情况良好。除打算继续深造的学生外,大部分人均能在短时间内将工作落实到位。从现有的反馈情况看,用人单位对学院的学生的总体评价不错。有的学生毕业一两年,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写出了有影响、有分量的报道或者成功做出大的企划案。

  新闻与传播学在北大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学院的努力奋进,也需要学校的关怀支持。让我们欣慰的是,学校对新闻传播学科在北大的发展非常关注,高度重视。为满足新闻传播学院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使它与人才市场的走向相适应,学校领导和我们多次探讨,尝试在新闻传播学院进行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目的是更加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进行高端建设,使我们的人才优势更加突出。作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实际步骤,目前学校正准备进一步打通学科限制,实施文史哲、社会科学等学科群类大类培养的方案,搭建大平台,每个群类中的每一个专业都要为这个平台输送精品课程,提供给学科大类中所有专业的学生。大类培养方案的实施,对于新闻传播学院的人才培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在疾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在瞬息万变的媒介世界里,固守新闻学之本位,发扬传播学之精华,加强基础性研究,吸引学术上的志同道合者,振

  兴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让历代新闻前辈的精神与信念薪火相传,让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继往开来,便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历史责任和未来志向。欢迎年轻的你,加入我们,骄傲地成为一名“新传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北大 招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