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大家都“掐尖”,你不干不行,只能随之加码,展开为了“状元”、高分考生的金钱竞赛
■如果就是拿钱去砸学生,而且按分论价,就只会强化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倾向
■应“因校制宜”,挑选最适合的学生。同时扩大奖学金的覆盖面,让更多学生获得奖励
6月24日,天津市高考分数公布。对于考生小伟来说,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了地。此前,他估过分,够上国内一流名校,既开心又烦恼:知道自己的估分后,数所名校立即轮番“上阵”,平均每天都可以接到五六个电话。有的甚至许诺数万元奖学金,“如果分数出来是‘状元’,还会更高”。这让他一度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
与此同时,高考成绩尚未公布,广东多家高校便推出诱人的“状元”奖学金,其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达12万元的奖学金最为吸引眼球。
诱以重金,已成为不少高校“掐尖”的“撒手锏”,而且相互较劲,逐渐加码,愈演愈烈。这个夏天,也不例外。
“状元”争夺白热化
“军备竞赛”逐年加码
华南理工大学5万元、南方医科大学10万元、华南农业大学10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2万……这还是已见诸媒体的一些报价,目的只为“揽得状元归”。一些名牌大学,虽然未公开,但实际上更不愿“落后”。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某名牌大学,开出10万元的价码,争夺各地状元。进学校后,院系还会奖4万—5万。这样算来,一名“状元”的报价,大约为15万,同时会附带优惠条件“专业任选”。而去年,南方某省“状元”最终的“成交”价格为20万元。
据了解,现在高校自主招生和夏令营,已部分异化成“掐尖”的新战场。“比如,一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设在1月,对手为了更早锁定潜在生源,就会把时间提前到前一年的12月。夏令营也是如此。”这位知情人士说,生源的恶性竞争,已经直接影响到一些高校和中学教学秩序。
一些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十分无奈:“类似的现象,的确很普遍。大家都这么干,你不干,不行。只能随之加码,水涨船高,展开一轮为了‘状元’、高分考生的金钱竞赛。”
在一些名校用金钱大肆“掐尖”的同时,一些同样有财力、有实力但名气不够的学校,想花这个钱还花不出去。广州大学属于本科第二批次学校,财力雄厚,是国内少有的“无一分钱债务”的高校之一,学校的硬件条件不错,有些专业如工程抗震与防灾减灾学科等并不逊于本科第一批次的部分高校。“但由于批次的限制,我们想招一些好学生,还招不来。”广州大学校长庾建设遗憾地说。
“掐尖”风潮,也映衬出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冷热不均。
重金只为高分
强化应试教育倾向
随着价码和行情不断看涨,重金抢“状元”的争议,也开始多了起来。
作为高分考生的家长,小伟的母亲李女士很欣慰。高校“掐尖”,给孩子更多了解和选择学校的机会。但对重金“掐尖”现象,她也颇感不安:“给学生的奖学金要适可而止,如果在分数上添加过多物质的东西,就不正常了,毕竟高考有偶然性,分数最高的考生不一定就是最优秀的。”
北京某高校招生办负责人表示,按照北京的生活标准,4年全奖5万元是比较合适的,基本可以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如果更高,则没必要,只会助长高校“掐尖”的恶性竞争。
与一些家长和高校的客观冷静相比,更多高校每年的“招生季”可谓疯狂惨烈,人疲马乏。加上为抢夺高分考生,开支更加庞大。这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国内地31个省区市,仅“状元”,文理科加起来就60多个。为了跟对手竞争,如果每位“状元”的奖学金为10万的话,光这一项就得花600多万。这还不算各省前10名的奖学金,以及派驻各省区市招生组的住宿、交通、电话等费用。
除了钱,还有一个优惠条件,就是专业任选。但事实上,大部分考生都会选择经济管理类等热门专业。“比如某高校在一个西部小省就许诺了6位高分学生读经济管理专业,全国这么多省算起来,该是多少人呢?”他说,事实上,那所学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计划总共才100人左右,“最终结果,要么破坏招生计划的科学性、严肃性,要么就是把考生招进来之后再食言,危害教育诚信,对学生未来成长也影响较大。”
“生源对高校的发展十分重要。想方设法尽力争取优秀学生,是招生办的日常工作。但如果就是拿钱去砸学生,而且只以分数为标准,按分论价,只会强化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倾向。”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秦春华不无忧虑。
大学的重金“掐尖”也对中学起到了不良的“示范”效应。“现在一些高中到初中重金‘掐尖’也十分普遍。分数比较靠前的学生,高中校许诺1万元一个人。成绩更好的,学校还可以免掉其高中三年的学费。然而,我们老师课时费平均算下来才3.5元,多一点的也就5元、8元。”天津某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邱老师说。
“因校制宜”选人才
“揽尖”最终靠办学
高校重金“掐尖”,让不少人开始思考,大学到底该靠什么吸引人才?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广东一些高校的“状元”奖学金,不少一直送不出去。如南方医科大学10万元“状元奖”设立至今已5年,一直悬空;去年,广外首设的10万元“状元奖”也未能送出去。
一位招生办工作人员分析,高分考生尤其是“状元”不是奔北大、清华等名校,就是去了奖学金更为丰厚的港校。奖学金是重要杠杆,但“揽尖”最终仍要靠学校的办学实力。小伟也认为:“钱当然很诱惑人,但是,左右我最终选择的还是学校和专业,是否适合我发展。”
为何一些学校明知徒劳无功,却还要不断放出“高价钱”,甚至年年加码?“其实就是作秀。不管学校实力怎么样,先博个眼球再说。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办学上的急功好利。”一位广州的家长刘先生说。
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认为,“状元”、高分不是优秀学生的唯一标准。高校为数不多的奖助学金,也不应仅仅奔着高分考生去,同时应该照顾那些家庭贫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秦春华也表示认同:“从去年开始,北京大学新生奖学金实行申请制,并非是‘状元’就给钱,关键看你是否需要。学校会进行综合考核,通过后方能领取。”同时他也建议,学生选择高校时,首要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高校专业设置是否适合。
“在生源下降的情况下,高校出现抢生源的做法,是意识上的进步。设置丰厚的奖学金,也十分必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但仅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是否优秀,得不偿失,而是应“因校制宜”,挑选最适合的学生。同时,应扩大奖学金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奖励。 (吕绍刚 贺林平 黄筱)
链接
香港高校奖学金
大多来自募捐 优秀即可申请
为了鼓励和吸引优秀学生,香港各大学都推出了种类繁多、金额不菲的奖学金。
香港城市大学负责奖学金的卓小姐说,去年该校共发放了1500万港元奖学金,全部都是向社会各界募捐得来的。“我们当然希望能招到最优秀的学生就读,2005年以来,学校招收的内地学生,有超过90%都拿到了不同额度的奖学金”。
据介绍,城大的奖学金包含三个大项,分别是入门奖学金、学院院系奖学金和社会捐助专项奖学金。以专门面向内地学生的入门奖学金来说,又包括“状元”奖学金、分等奖学金、国际竞赛获奖者奖学金等。其中“状元”奖学金为:各省区市名列文科或理科第一至三名的高考生,报读城大并获录取者,将获得全额“状元”奖学金,每年港币12万元,相当于在城大求学期间的全部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
学生入学后,每学年、学期成绩优异者,或者在非学术领域表现突出者、参与大学和社区服务表现优异,还可以申请专项奖学金。卓小姐说:“获取奖学金并不只有入学时一个机会,任何学生都可以凭自己的优异表现申请奖学金。”(记者 黄拯)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