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进清华:建设高水平本科专业(2)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3日 20:45   新浪教育 官方微博

  在1984年召开的第十七次教学讨论会明确了主动适应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发展、主动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推进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各工科系在调整、拓宽专业方面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有的将原有的“窄口径”专业合并为“宽口径”的新专业,同一专业可有不同的培养方式;有的系不再分专业,在高年级设不同学科方向;有的系保留原有专业,但扩大共同的基础课程,等等。如1984年成立的环境工程系,入学时为一个专业,到高年级时进入不同方向。计算机系将计算机软件、电子计算机两个专业合并,只设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一个专业,加强软硬件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基础。大部分系不同专业前2~3年的共同基础得到扩大和加强。同时全校加强了应用数学、计算机技术、外语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要打好四个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等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基础,主要指各类专业的技术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制图、计算机技术,以及设计和工艺等工程基本功训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主要指马克思基本理论,文史、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语言基础,主要指中文和外国语。为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推行了跨系培养双学科学士学位课程。

  1987~1988学年度,学校召开了第十八次教学讨论会,进一步推进专业改造和专业设置调整,主要针对工科专业,采取了“减少专业、拓宽基础、柔性设置”(即“少、宽、柔”)的原则。“减少专业”是指,系内要办宽口径专业,一个系办一、二个专业,可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方向;“拓宽基础”是指,展宽系或学科大类的共同基础,重点是技术基础,也包括人文、外语、经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柔性设置”是指,在高年级的专业课分组、选修有一定柔性,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和人数有一定灵活性,适应社会需求。

  1989年调整重点是调整工科专业结构,在普遍拓宽专业面的基础上,合并了一批学科内容相近的专业。例如,电机工程系的发电(电力系统以及自动化)、高压(高电压技术及其信息处理)和电机(电机及其控制)三个专业的学科都很强,在国内都处于领先的地位。全系教师多次讨论,统一认识,将三个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个专业,明确了“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信息与能量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拓宽了专业技术基础,加强了反映新技术的课程,使传统专业进一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增强优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改革建设,在全国高校引起重大反响。经过八年建设,在1997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同时,电机系的本科专业建设和改革成果也为电机工程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做出重要贡献。又经过八年深化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的改革,在2005年,其主要专业课程的改革“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同样的改革在其它工科院系中进行。机械工程系在原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四个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合并为“机械工程”一个专业。自动化系也将自动控制、生产过程自动化、工业仪表自动化三个专业合并调整为自动控制、生产过程自动化两个专业,继而在1993年,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增加专业弹性,全系只设一个自动化专业。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对工科系也从结构上进行适当调整。继1980年成立汽车工程系、1984年成立环境工程系后,1988年学校将分散在机械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工程物理系中的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核材料科学三个专业组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并将三个专业合并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个专业,把专业内的界限进一步淡化。

  至1993年底,全校29个系,设35个专业,只设一个专业的系有16个。其中,17个工科系,基本上都实现了只设一~二个专业的要求。

  为了加强学科大类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拓宽基础,构建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学校对条件成熟的工科系和专业,组建相应的学院。1988年,建立建筑学院;1994年在自动化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微电子研究所基础上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996年在机械工程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汽车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热能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基础上成立机械工程学院; 2000年,土木工程系和水利水电工程系组建了土木水利学院;2004年工程力学系与学校其它院系的相关学科组建了航天航空学院。

  四、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清华大学在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至2010年,清华大学共有14个学院、59个系(包括独立设置、直属学校的系)、设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含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已成为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清华大学召开了以“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的第21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形成了《清华大学2001——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会议确立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凝练明确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定位。其具体的内涵是:实施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完成学科交叉和综合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为学生高层次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毕业生应具有高尚的健全人格、宽厚的业务基础、敏捷的创新思维、厚重的社会责任、广阔的国际视野、潜在的领导能力。在实施本科教育定位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清华大学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总结出本科教学的“四项基本建设”:专业和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和学风建设,始终把高起点、高水平的专业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在2002~2004年全国首轮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参评的37个学科有21个名列前三位,其中13个学科的整体水平居于第一。2007~2009年全国第二轮一级学科评估,清华参评的38个学科有12个学科排名第一,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本科专业的建设和教学成果,在学科评估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学校全部本科专业和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均以国家重点学科或博士点为依托,特别是作为清华优势的工科院系和专业,基本上都依托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这些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又促进大批优势专业的进一步成长,形成了相互促进、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教育部和北京市十一·五实施的质量工程中,有3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26个专业入选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1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开展国内外专业评估,促进专业高水平建设

  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参加建设部的专业评估,一直获得企业界和高校同行以及外籍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获优秀成绩。例如,建筑学专业1992年以“优秀级”首批通过建设部专业评估,1998年、2004年又分别以“优秀级”通过复评。专家们认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培养模式“不仅与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一致,而且也反映了对中国建筑教育体制的创新性探索,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意义”。吴良镛院士创立的“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学”等代表了国际建筑学发展方向的学术理论,建筑学本科教育在优势学科的引领下,坚持教学与工程设计相结合,基础训练扎实,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充实,始终保持了学生培养质量的高水平。

  清华大学组织相关学科,于1997年成立工业工程专业,招收本科学生,2001年成立工业工程系。该系一成立即明确,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经过十多年建设,形成了开放式办学和重视实践教育的办学特色。所有专业课程均采用国际知名出版社的原版英文教材,并实行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授课。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每年邀请多名美国、德国等世界知名学者来系讲学和授课;每年选派多名青年教师赴世界著名大学进修;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开展了中德政府间双向联合培养项目。本科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面向真实的实际环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该系一是设计了系列化的综合性、创新型、开放式的专业课程实验,让学生自主地发现生产、物流、服务等系统运行中的问题,提出独立的见解,设计解决方案,并进行试验实施;二是在各门专业课程中后期,开展专题项目(Project)训练,培养团队集体协作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三是在大三暑期,组织学生到各类制造、物流、服务企业开展生产实习,一方面体会各种生产一线操作的特点与问题,另一方面针对企业生产运行的难点与弱点,进行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付诸实施并监测绩效;四是在综合论文训练中,选题面向主流研究方向,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对学术前沿的探索和脚踏实地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正是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措施,使之在十来年的建设成果,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学校鼓励各系主动接受国际同行的专家评估。2007年,经济管理学院在大陆高校中率先通过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认证。物理系也多次接受了国际著名专家的评估。2010年,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接受了国际同行专家的评估,获得很好的评价。最近建筑学院、电机工程系和计算机学科、电子工程学科等也分别进行了国际评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