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教风有口皆碑。当年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对学生要求就极为严格:“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弟子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朱自清也是追求卓越的典范,在清华执教20多年中,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地践行着“尽自己的力量做到最好”。据《朱自清日记》记述,他有两次夜梦清华未能继续聘他为教授,理由是他在外国文学的学养上尚有不足。梦醒,全身冷汗,于是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直到病重,体重不到39公斤的境况,依然制定“每天轮流看一本英文书和中文书,利用休息时间读诗的计划。”
1999年9月18日,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国家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作为受表彰的一员,王希季院士心潮难平,当年读书时,他的老师是执教清华40余载的刘仙洲,一次,刘仙洲命题考试,要求学生做题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由于当时验算主要靠计算尺,而计算尺的准确度又有限,若想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得借助笔算。王希季很快用计算尺把题做完,却忽略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要求。刘仙洲没有宽恕他对小数点位数的忽略,判卷时毫不留情地打了“零分”,这个零分犹如一剂清醒剂,使得王希季认识到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也督促他日后时时刻刻注意在工程上保证做到“零缺陷”。
清华大学淳朴严谨的学风也由来已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清华,学校秩序井然、纪律严明,学生违反校规,需挂牌思过。从1985年初开始,清华大学开始在全校进行保持和发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的教育并一直持续至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是清华学风,要求清华学生摈弃浮躁、懒惰、粗枝大叶、墨守成规等陋习,塑造了清华学生行动与思辨、学习与创造、务实与求新的作风,成为清华毕业生在国家各个岗位取得公认的良好声誉的坚实基础。也因此在社会上有了“学在清华”的赞誉。
或许,很多不了解清华的人,都会在内心提出这样的疑问,“到底是何缘由,让这方土地如此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今天,回望百年,当我们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行胜于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份疑问,也就自然消解了。
“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生具有愤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厚德载物”,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胸怀。“行胜于言”,镌刻于大礼堂前的日晷基座上,鞭策一代代清华人严谨务实,不畏艰难,拼搏向上。
历经百年所积淀的清华精神,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渗透于清华人为学做事之中,鼓舞着清华人在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不懈奋斗。
清芬挺秀 华夏增辉
1981年,时值清华大学70周年庆,全体返校校友赠与母校一块“灵石”,迄今,该石静静地安放在清华大学丙所北苑,正面镌刻八字——“清芬挺秀,华夏增辉”
水木清华滋润莘莘学子。在100年的历史中,清华在教育、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曾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过许多贡献,但是,最令清华人骄傲的是,遍布各地的17余万名清华校友。其中包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4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4人,共和国将军96人,大学校长、党委书记逾240人,重要企业、科学院所、设计院主要领导和总工程师逾800人。
从清华园走出的杰出人才无法胜数。他们中,有虚怀若谷的一代名师,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老一辈知名学者,有功勋卓著的“两弹一星”的贡献者,有为中国航天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科学家;他们中,有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大师,有继往开来的后起之秀,还有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基层、扎根西部的21世纪的青年学子。
清华人自强不息、不辱使命,他们让自己奋斗的步伐同国家前进的脚步一致: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到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的北京菊儿胡同工程;从我国自行研究设计的第一座屏蔽实验核反应堆,到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座投入运行的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以及世界领先的、具有固有安全性能的高温气冷堆;从北京密云水库的设计、黄河泥沙治理,到世界最高的新疆石河子碾压混凝土薄拱坝下闸蓄水;从第一台数控机床的研制成功,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获得美国工程师协会的“大学领先奖”;从建设全国第一个电视实验室,到率先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下一代互联网络;从核燃料的成功萃取为两弹一星研制作出贡献,到航天清华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从自行研制成功我国高校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到高速并行计算机“探索108”的诞生;从核探测技术的开创性成果,到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在世界各地顺利运行;以及在纳米材料、生物芯片、高温超导等领域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清华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所说:“清华人就像生命力很强的种子,无论撒在天南还是地北,都能生根,都能做出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成绩。”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从清华园走出的一位位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共同组成了一个闪耀的星群,他们将同2011年4月18日那颗正式被命名为“清华大学星”的小行星一样,永挂苍穹,熠熠生辉。
人文日新 争创一流
在1920年落成的清华大礼堂南墙正上方悬挂着一面“人文日新”的金字牌匾,清华园西湖游泳池东北隅护栏外,也有一方书写“人文日新”的大型石碑。清华人十分钟爱“人文日新”的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
100年弹指一瞬,清华人的步伐未曾停歇。如今的清华大学,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继续奋进!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清华大学瞄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教育教学的各项重大改革。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调整专业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体系和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特色,以“研究型学习、高水平科研、多样化交流”为内容的创新性实践教育模式。在十几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09年,清华大学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探索将学校各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为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学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清华大学开始了综合性学科的新布局:从改革开放后,清华就开始逐步恢复和建设文科、理科,1984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1985年恢复理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院并入清华成立美术学院,到2011年在原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环境学院,清华大学的综合性学科布局已经形成。目前,全校共有16个学院、56个系。清华大学已经是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按照“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理念,清华大学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开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日益增强。科研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清华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51项,立项数和首席科学家人数居国内高校首位。依托清华建设的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占全国的5%,其中被评为优秀的实验室比例55%,远远超出全国20%的优秀率。截至2010年,清华大学累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419项,居全国高校首位;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薛其坤院士研究团队对拓扑绝缘体的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施一公教授研究团队对重要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卢强院士等对电力大系统非线性控制学的研究,解决了长期困扰电力控制界的难题,使中国在电力系统控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重大科技攻关也取得显著成果:康克军教授等对大型装备缺陷辐射检测项目的研究解决了“在大型设备中检测极其微小缺陷”的核心问题;范维澄院士等研制的“应急平台体系”在我国汶川玉树地震、低温雨雪冰冻及“甲流”等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在“神五”、“神六”、“神七”载人飞船研制和“嫦娥二号”探月工程中,都有清华的科研贡献……
和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一样,服务社会也是大学的职责所在。截至2010年底,清华大学已与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余个地区、市签订了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等全面合作协议;通过联合建立地方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科技成果合作基金等多种合作模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设立的“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与国内外190余家知名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成员企业涵盖电力、石油、冶金、化工、信息、机械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与学校的科研合作项目达数百个。
面向新的百年,清华大学将致力于在核心知识领域创造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涵养和培育人才,到2020年要争取全面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实施“一流”战略,始终以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目标,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
——实施“人才”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各种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大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实施“创新”战略,大力提倡人文日新,创新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学校的先进“生产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思想、理论和知识贡献;
——实施“开放”战略,面向现代化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面向世界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全球竞争的优秀人才,促进人类和谐文明进步。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长期奋斗、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重点支持,有社会和人民高度关注和热情帮助,有全校师生员工的辛勤努力和不懈奋斗,我们一定能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不断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清华大学百年奋斗的历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强国梦。我们坚信,在清华新百年的历程中,这一梦想必将成为现实!(赵婀娜)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