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注高校抢夺生源大战:高校无特色揽生必出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4日 11:25   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复旦大学(微博)招办称同城院校假冒复旦骗学生改志愿,复旦教授冯玮发微博称是上海交大所为。随后,上海交大发声明称,有关“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部分言论和报道影射了该校,对该校声誉造成极大损害。将对诋毁该校的行为,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生源战”演变为“声明战”,可谓招生大战中互挖墙脚的传奇即景。复旦很生气,因有人冒充复旦老师致电考生,称其之前与复旦所签协议取消,于是学生被骗修改志愿,粤滇两地百人上当。用“声明”的话说:“其性质之恶劣,行为之严重,道德之败坏,无异于诈骗”。尽管此事真相未明、是非不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年一些颇有声望的高校,在争抢生源中早就淋漓尽致地重演了“厚黑学”的精髓。为了高分考生撑面子、挣效益,不惜在招录中大打感情牌、大演间谍战,糖衣炮弹、威逼利诱轮番上场。

高分考生对于高校的重要性,从去年北大清华“状元疑云”足以窥斑见豹。2010年7月19日,清华大学公布了当年高招录取情况称,今年九成的理科第一名和近三成的文科第一名填报清华;而此前一天,北京大学对外宣布,全国文理科第一名中,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六成以上被北大录取。两相对比,明显存在数据“打架”现象。其他各色“名校”虽没有北大清华的底气,“法宝”也未必是各省的高考(微博)翘楚,但对高考高分者的攫取之心丝毫不逊于北大清华。

高分者对于高校的意义,或在三个层面:一者,《人民日报》此前报道称,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2011年生源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平均录取比例还将保持增速,从而将导致部分高校出现生源不足的严峻局面,直接危及高校存亡,因此,高分者对于其他“皈依门下”的新生无疑具有强大的招牌意义;二者,高校去行政化还是一个长远的梦想,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仍遥不可及,在此背景下,附加于状元等高分考生之上的,是高校间博弈的重要筹码,也是行政权力对高校评估的“重点项目”;三者,在教育评估单一化的今天,高考一直是最不坏的评价手段,换言之,除了高考分数,还有什么相对公平、客观实际的学生评价体系呢?高校对高分的膜拜或依赖,也是高考改革裹足不前所逼。

更值得注意的是,高校个个在走向“世界一流”的路上,就和城市个个奔在“国际大都市”的道上一样。千校一面、同质化竞争,你有的专业我也有,你有的实验室我也很全,教授一样在走穴,纷繁丑闻一样你有我有他也有——没有个性的高校,或者做不出实际研究的高校,能攀比的也就剩下招揽了多少“状元”。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分考生报考志愿的困惑,恰恰是高校“泯然于众”的后遗症。在这样的语境下,各大高校的揽生奇术就不再是对自我能力与个性的张扬,而是互相诋毁对方所短,期望用信息不对称营造出优越感,从而诱骗到更多高分考生的青睐。

“诋毁”是无特色高校的揽生奇术,这就是“生源战”给公众最大的价值启示——而要彻底扭转这一面目,靠高校的道德自律显然是不够的。生存命题的压力之下,重建秩序需要的不是“从无诋毁”声明的扬汤止沸,而是真正于差异化发展中丰盈高等教育的内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