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 高考 > 2011年全国高考状元 > 正文
随着高考(微博)成绩的发布,要不要公布高考状元身份,成为连日来的热点话题。按理说,教育部已经明确要求各地不要对高考考生成绩进行排名,但一些地方仍然照炒不误。好政策难落实,折射出教育观念改变之艰,教育改革任务之巨。
从根本上说,炒状元就是应试教育下的“蛋”。只有在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下,状元才能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对于教育者而言,如果仅以培养状元为荣,固守状元思维,充其量只能说能培育出高质量考生,并不一定能证明会教出高素质学生。
事实已经反复证明,一考不能定终身。在高考状元云集的北大,自主招生专家组发现,状元和距其30分左右的学生在智力、能力、知识上没有什么差别,有的教授更认为相差100分之内的学生素质上没有多大差别。退一万步讲,从古到今各行各业的出类拔萃者,有几个曾是状元?
状元炒作屡禁不止,无非是因为背后的利益链。学校、企业乃至状元本人都可以从中获利。尤其是对地方教育机构和学校而言,状元似乎就是政绩,既可在系统内扬名立万,又能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获取众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因而,国家部委的禁令在一些地方变成一纸空文,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育者应深知,教育的目的不是分数,而是为了人的成长和完善。淡化状元,淡化排名,淡化纯以分数取人的价值取向,无疑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不对状元进行渲染和炒作,不把升学和分数作为教育的惟一目标,才可能还原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使命。
结语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对此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山东省从今年起高考成绩数据由省里统一掌握,不再向市县发布,高考信息只用于本人填报志愿和录取招生;广东不再公布高考状元,对前十名考生只通知其“成绩排在前十”……这些举措,是对教育上的人才评价机制的纠偏,更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营造好的氛围。我们期待,更多地方能跟上这样的脚步,素质教育的观念能更加深入人心。(记者:王海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