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话题:高考不只是选拔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1日 11:32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千万学生组成考试大军,家长、老师、学校如临大敌,教育、公安、环保、交管等部门密切协作;从家庭支出、学校支出,到行政开支、社会成本,每年,为了一场举国关注的高考(微博),我们都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

  面对这高昂的“投入”,我们不能不反思:高考的效益究竟怎样?其功能只是为了选拔人才吗?

  不错,高考是为高等院校招贤纳才的,但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学生的素质、潜质和教学质量给予科学评价。然而,就现行高考来说,这种评价功能几乎没有发挥出来,一张由几个分数组成的干巴巴的成绩单,既是高校招生的唯一依据,也是对考生十年寒窗的“全面检验”和“终极评判”。

  考试本来就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手段和工具,而如今却成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和核心。“天天围着分数转,月月为了分数干,年年盯着分数线”,学生、老师、学校,都为了分数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战。过分重视考试和分数,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正是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端。

  因此,改变现行高考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成为社会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旨在“破冰”应试教育的“云海工程”拉开帷幕。其亮点在于,高考给予学生的,将不仅仅是自己的高考分数,同时还有一份“为个人量身定制”的诊断性报告——高考成绩分析评价报告单。

  然而,不少人对此心存疑虑:这种从高考答卷中得来的“评价报告”能否全面评价学生?能否对学生的素质和潜质做出准确判断?如果不与高考录取挂钩,这样的报告有谁会真正重视?假如与高考挂起钩来,这样的评价会不会走样、变味、与初衷相去甚远?

  这样的疑虑并非杞人忧天。本来是江苏省高考改革的新举措,但由于成绩等级与高考直接挂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被当成了“高考入场券”。有的中学打破正常教学秩序,为“小高考”让路;不少学校多次组织模拟测验和考试,让学生们“演习”“练兵”。老师和家长感叹:这样的改革与“一考定终身”还有什么差别?现实中,有不少这样的前车之鉴。

  如果说“云海工程”是高考改革顶层设计的基础,那么,“顶层设计”将会带来什么?人们翘首以盼。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