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校长:让中大“追上”广东经济地位

2012年04月28日10:02  南方日报    

  语录

    ●本科教学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事,不能因为强调知识创造,就把研究放到比教学更高的位置。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是复合型的,复合型应该在知识面上能吸收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和方法。复合型人才要有国际视野,尤其要有人文关怀。

  ●我们正在拼搏赶超,要让中山大学[微博]的地位和广东的经济地位相匹配。在中大内部,大家自有一股精神。

  ——许宁生

  40年前,当年仅24岁的毕业生许宁生从中山大学物理系奔赴英国进行深造时,也许不会想到自己将在本世纪首个十年的最后一个月就任母校的校长。

  领导粒子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诺贝尔获奖者丁肇中院士曾在2004年公开点评,许宁生是世界一流的教授。5年后,许宁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龙年伊始,中大开始大力倡导“人心向学”。一贯婉拒媒体采访的许宁生也于近日在北京首度接受媒体专访,畅谈中大的发展思路。许宁生告诉南方日报,“人心向学”是先从关心学生以及本科教学这两块入手,从整个管理体制到制度细节上作改进。大学若不在“学”字上下功夫,将丢失其存在的意义。他又指出,中大正在拼搏赶超,要让中山大学的地位和广东的经济地位相匹配。

  推进“人心向学”,从本科教学入手

  记者:中大提出“人心向学”,对这四个字您怎样解读?

  许宁生:要做好一件事情需要用心,所以我们强调潜心。心诚则事成。心要静,静则思远,思远则成大事。为了使学校的风气更有利于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我们提倡“人心向学”。这里的“学”指的是教学、学生和学术,目的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学术整体水平。

  记者:提出“人心向学”的背景是否是因为目前“人心不向学”?

  许宁生:“人心向学”是为了提高,而不是为了否定。中大目前要实质性地解决学生最关心的学习条件问题,这涉及整个吸纳知识的范围、能够得到实践锻炼的过程,需要教师能够把精力用到培养人才上。本科教学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事,不能因为强调知识创造,就把研究放到比教学更高的位置。一个教师既要做好学术研究,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要重视并投入更多精力培养学生。我们要从整个管理到人事制度等方方面面逐步推进“人心向学”。“人心向学”是先从关心学生以及本科教学这两块入手,从整个管理体制到制度细节上作改进。大学不在“学”字上下功夫,将丢失其存在的意义。

  记者:您刚刚提到的是教师的“心”,那么学生们有没有“向学”方面的问题?

  许宁生:学生也有“向学”与“不向学”的问题。去国外交流的学生回来后告诉我,国外本科生的课业忙得要命,作业和论文很多,这方面我们的学生也应更主动。黄达人老校长就提出过“中学生要减负,大学生要加负”。我想,主要还得让学生觉得做这些事、付出这些努力是值得的,单纯靠加压不行,还得让学生自己想通。我希望全校学生更加用心学习,教师更加用心教书育人,干部、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辅助人员更加关注师生的学习、教学、科研。

  中大要培养领袖气质人才和行业精英

  记者:中大近期的重点工作是本科生教育,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整体水平。您理想中要培养怎样的本科毕业生?

  许宁生:中国大学改革最受关注的是本科教育,更具体是本科教学。自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以来,很多院校都在打造研究型大学,我的评价是从科学技术研究和原始创新角度来说,这些是相当成功的。但本科方面就有欠债,包括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以及教学模式的改善都有所欠缺。我们重视本科教育,但各个大学的标准不可能一样,标准怎么定在于学校要培养怎样的人。中大要培养有追求、有领袖气质的人才。另外就是在行业领域,我们希望学生走出校门后,能成为行业的精英。

  记者:您所说的领袖气质人才和欧美院校的领袖培养计划是一样的吗?

  许宁生:一个学生进到一所学校,一定有自己的打算。但是,每天生活在学校特殊的环境中,跟学校里的人打交道,几年下来就会不一样。欧美很多大学都说自己要培养“leadership”,而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是复合型的,复合型应该在知识面上能吸收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和方法,其实这也是源于中山大学的办学传统。复合型人才要有国际视野,尤其要有人文关怀。我虽然是理工类出来,但我认为人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文情怀、思维方式、眼界视野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中山大学很强调这一块。学生必须具有人文情怀,才能在国际国内社会上走得更稳,做个综合素质很强的人。

  学生“走出去”,好的教育方式“引进来”

  记者: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如何与中大强调的国际视野相结合?

  许宁生:所谓复合型,就涉及到综合能力,而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是走过场。所谓强调国际视野,大学里最早主要是关心学术交流。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之前到中大考察,他提出要把国际视野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要求。纵观广东整个经济的发展,跟外贸、外经、金融包括整个政府的运作密切相关,现在政府也要求官员学英语。中大的国际交流项目从交换生开始,不是简单地走出去,而是要求至少在海外一个学期,且要拿到学分。即学生交换一个学期,要取得相应的学分,暑期学校和短期交流不算。今年能有10%的本科生到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但还要提高。

  记者:近年来中大的合作办学是否也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许宁生:除了学生走出去,也要把好的教育方式引进来,合作办学能够发挥一些作用。像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现在是我们跟法方合作,法方的老师来中大教学,这套体系主要在培养核工程技术、核电、核能领域需要的人。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目标也是创新工程教育,培育领导者,成为全球著名、中国领先的工程学院,引领工程教育的改革。

  多门类学科交叉融合,延续中大百年学脉

  记者:作为一所综合型大学,中大是否面临着寻找“学科高原”,打造自身特色的问题?

  许宁生:中大是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里学科门类最齐全的。中大医科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博济医学堂,她始建于1866年,中大的法政学科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们要延续这百年学脉。中大办学不可能割断其自身历史,而是要把历史传统变成新的优势。有人会说这样的大学看上去综合实力很强,但是学科的高原在哪里?我们已经确定的规划,就是在这样一个多门类基础上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不管对于科学研究还是现实的社会问题,在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就是对的,培养人才更是这样。

  记者:作为一个有历史传承和百年学脉的大学,近年来中大也倾向于在应用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学科建设,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许宁生:我们办学希望能与区域经济发展、国家需求紧密相结合。像电子计算机、电子信息产业这块,广东省就占了全国36%的产值,但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力还是不太够。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是大量吸收外来的人才,尤其是吸引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各个工科大学培养的人才,但现在单纯靠这条路已经行不通,别的地方也发展了,也需要大量人才。现在很多大学的学科都在发展,各个学科都要做大,中大努力发展应用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学科,是要瞄准新的机会和发展机遇,特别是先要满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大的理念还是看准机会,发展自己。其实,中国高校发展的机会是很多的。

  中大的发展要和广东经济地位相匹配

  记者:中大要建世界一流的大学,在此过程中也涉及到和全国众多名校的竞争,您怎么评价中大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

  许宁生:十几年来,不管谁进中大工作、学习,都体现了一种拼搏精神,这是一种烙印,是一种精神状态。中大在历史上很辉煌,在全国甚至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我们要面对的,是广东经济发展很快,相对广东的发展,中大还是比较落后的。如果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属于一流,那么,相对国内的其他高校,中大还是相对滞后了。我们正在拼搏赶超,要让中山大学的地位和广东的经济地位相匹配。在中大内部,大家自有一股精神,师生也都被融了进去。有拼搏精神对人生很重要,这也是我们的一个课题。

  记者:在武书连[微博]的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中大排在第七位,您怎么看待中大的排位?

  许宁生:我自己不是很注意这件事,虽然相信还是有人会关注,特别是高考[微博]填志愿的时候。大学排位怎样,各种评价体系不一样,评价指标也是不同的。我比较关心经过统计分析的评价,一些评价确实能告诉我们哪里有不足,不足之处是否包括尤其需要关注的事。中大是个很好的学校,我觉得很光荣,现在进步也很大。但对中大的排名我没有发言权,我们只是潜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杨春 实习生 戴莲 通讯员 王丽霞)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