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故事:带着梦想走进考场(2)

2012年06月07日14:52  东方网-文汇报    

  边看美剧边学英语

  E故事主角:潘明芳(上海市第十中学)

  志愿:上海海事大学英语专业

  梦想:做一名英语翻译

  本报实习生 庄逸秀

  黑框眼镜,略显宽大的校服,几簇碎发从扎起的马尾辫中钻出,潘明芳一副典型的高中生打扮。她是上海市第十中学高三历史班的学生。前段时间“热火朝天”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在这所刚刚升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校里似乎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裸考”仍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唯一选择。潘明芳和很多同学一样,没把自主招生“当回事儿”,因此6月的高考[微博]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

  选科选了个最严厉的老师

  潘明芳高考加试原来想加地理,但学校有规定,要满5人才能开班,他们班三个小姑娘跑到其他班级游说,结果没有成功。

  高三历史老师水平高,但脾气也大,经常有学生被他骂哭。高二时,潘明芳看到过有学姐在走廊上背书,边背边哭,“惨不忍睹”。但她选择加试科目时却就冲着这个老师选了历史。“老师要求严格,进步才快嘛。”

  “上课认真听讲很重要,每次老师布置背诵作业,晚上回去马上背掉,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就不会很累。”对待学习,潘明芳自有一套,“历史老师会设个分数线,考试到了那个分就不用背书给他听。可我就算达标了也会去‘报到’。读书是对自己负责,不是做给老师看的。”

  中考[微博]时,潘明芳没有“放手一搏”,而是安安分分选择了直升。但刚升入高中,她的成绩下滑厉害,尤其是数学,能有个及格分就不错了,不过凭着她的认真劲,慢慢也就赶上来了。

  英语学习的“秘密武器”

  潘明芳笑言自己的所有科目都在“中不溜儿”的水平,唯有英语成绩“一枝独秀”——每次考试,英语第一总是毫无悬念地被她“收入囊中”。看美剧的爱好被她视为提高英语成绩的“秘密武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很多生词看电视时都接触过,语感也会比别人强些。

  潘明芳说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剧迷。“刚接触美剧是在初三后的暑假,那时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在放《双面孟汉娜》,讲的是一个美国女孩的成长历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这样爱上了美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也许是第一印象太深刻了,《双面孟汉娜》成了潘明芳最喜欢的一部美剧。“也有同学喜欢看推理剧和时尚剧,但我觉得校园剧更吸引我,如《欢乐合唱团》和《爱卡莉》,就像是在讲自己的故事。”

  “一开始只是看情节,看多了就有意识地把它作为学习英语的途径,演员说一句我照着读一句,口语‘溜’了不少。”有时候,潘明芳也会看几眼英剧,“英美日常会话有不少差别,比如电梯这个词,英语和美语就有不同的说法。”

  上了高中以后,为了方便学习,家里给潘明芳买了电脑,这对她追看美剧更是“如虎添翼”。她也尝试着从网上下载看英文原版小说,用上电子词典,能把内容看个“八九不离十”。

  因为高考的缘故,潘明芳的“追剧”不得不中断,很多剧目只看了个“半吊子”。偶尔心里痒痒的时候,她会上网查查这些美剧的播放进度,以便高考后可以及时跟进。

  妈妈说“尽力就行”

  每天吃完晚饭,都是潘明芳的“休闲时刻”,她会站着看一会儿电视新闻,因为吃完饭就坐下,身材要变坏的。

  妈妈喜欢看家长[微博]里短的“肥皂剧”,潘明芳看美剧的时候会叫上老妈一起看,边看边给她解释人物关系,这时候,家里气氛特别和谐。这是潘明芳从小就期待的“家的感觉”——小时候,做生意的母亲经常一出差就是半年,而开出租车的父亲为了多赚钱也忙得顾不着家。小明芳的生活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而这也成了她一直以来的遗憾。

  潘明芳上高中后,一家人终于“团聚”了。“我上了高三,爸爸再忙也会做一天休一天,休息的时候,就想着法子给我做好吃的,他有三级厨师的证书。”潘明芳笑着说,“我爸是个特别沉默的人,可他现在居然会主动问我,你累不累,紧张不紧张,很温暖的。”对于高考,家里并没有给她太大的压力,妈妈常对她说的一句话是“尽力就行”。

  “爸爸妈妈没有经历过高考,填志愿都是我自己选的。”可能是受美剧的影响,潘明芳有了做翻译的“冲动”。她最向往的是上海海事大学的航运英语专业,小姑娘想得很周全:“大家都挤着去报经济英语、金融英语,航运英语相对冷门,竞争会小些。”

  听说海事大学“远在海边”,潘明芳一点儿也不担心:“上大学就是在锻炼独立能力,离家近反而容易产生依赖感。你看美剧里面,不也有好些美国姑娘为了锻炼自己,考大学时故意考到别的州去吗?”而海事大学对潘明芳的吸引力还远不止这些,“听说校园很大很美,有沼泽,还有天鹅……”

  最享受创新的过程

  A故事主角:王林珏(上海外国语大学[微博]附属外国语学校)

  志愿:清华[微博]大学[微博]建筑系

  梦想:做一名建筑设计师

  本报记者 王柏玲 本报实习生 陈洋

  看着班上同学一个个如愿收到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提前从备战高考的大军中“撤离”,上外附中高三考生王林珏的心里并没有起半点涟漪。上学期末,她凭借出色的综合素质入选清华大学自主选拔的“领军计划”,获得降6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在她看来,在国内或国外上大学,并不代表水平有高低,只是各人选择不同而已。

  虽然有“优惠券”在手,但王林珏的高考复习仍然全力以赴,因为她的目标是清华建筑系,在上海仅招一人,这意味着她必须考出一个绝对高分,梦想才会成为现实。

  享受9个人的小班化教学

  王林珏高考加试物理,在上外附中加物理的学生并不多,原先也就23个人。到高三下半学期,一部分学生获得了高校的保送资格,另一部分则收到了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到最后班里只剩下9个人备战高考。看着这些提前“解放”的同学,王林珏并不羡慕,“只是大家选择的道路不同而已。”

  王林珏之前也萌生过出国上大学的念头,高二时还参加了TOFEL和SAT考试,“虽然成绩不差,但自己并不满意。”王林珏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出国深造的准备。要在不影响课堂学习的同时准备出国的英语考试,做到平衡兼顾很难,王林珏当时就果断地做出决定——在国内参加高考。

  “在国内或国外上大学,并不是代表水平有高低。”在王林珏看来,选择出国的同学中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目标,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如经济、艺术、电影等方面的专业,而不是“唯名校论”。和他们一样,参加高考、选择清华,也是她理性选择的结果,“随波逐流、全面撒网,最后很可能会落空。一定要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全力以赴。”

  教室里同学陆续离开,王林珏在情绪上并没有受到影响,倒是小班上课让她对学习有了另一番新的认识。

  “我们老师虽说也算平易近人,但以前一个班二三十个人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所以总感觉还是有距离感的。”王林珏说,现在小班上课,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老师也不怕打乱教学,会停下来详细解答。

  有一次,物理老师讲到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本来是一带而过的物理学史知识,有同学却较起真来,通过自己建模提出质疑,挑战权威。老师一点也没有恼怒的意思,反而停下来耐心讲解,还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这样的情景就像在国外上课一样,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也比以前更多,互动感也增强了。”

  做什么都想与众不同

  王林珏说自己喜欢理科,参加过学科竞赛,没得奖,倒是作文竞赛得过上海市一等奖。喜欢创新,喜欢钻研,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王林珏是学校学生会文艺部长,她组织活动总想与众不同。

  学校每年都会举行歌舞大赛,到了王林珏这一年,她别出心裁对决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借鉴国外选秀节目的做法,根据选手的风格,分成现代组、原创组、经典组,使比赛竞争更加激烈。而投票方式也大胆改进,以往隔几天才出比赛成绩,这次采取现场评分,当场揭晓。用乒乓球投票,同学们感到新奇,结果也一目了然。

  比赛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追捧,被大家公认为“史上最成功”。这让王林珏不免有些小得意,“虽然筹备过程很辛苦,连吃饭、洗澡时都在想点子,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它让我收获了很多。”

  因为业余喜欢画画,王林珏还自告奋勇承担了出黑板报的工作,让她最得意的是高二分班前的最后一期作品。当时大家即将升入高三,情绪都有些急躁,甚至灰暗。王林珏想到了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著名木版画《神奈川冲浪里》,她用了两个晚自修的时间,用油画棒一笔一划地按比例复制,还特别在原本阴沉灰暗的背景上添了一轮红日。“我希望给大家传递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情感,其实高三并不可怕。”第二天,同学们走进教室惊叹连连,又让王林珏在心理上大大地满足了一回。

  5月11日学校举行高三学生毕业典礼,老师为了不影响高考复习,整台活动由那些已被录取或保送的同学筹备,这令王珏林不免有些遗憾,“少了一次展示我聪明才智的机会。”

  兴趣成了高三生活的调色板

  虽然压力不小,但王林珏高三的作息安排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紧张。“学校作业布置不多,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复习。”王林珏每天回家先把白天上课的内容整理一下,这是她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晚饭后会看会儿新闻,然后和爸爸下楼散步。这半个小时是父女俩一天中交流沟通的重要时间。“爸爸会问问我近阶段的复习策略,大部分时候他会肯定我的想法,有时也会提出一些建议,如解题要拓宽思路,要会参透考题的奥秘。”王林珏觉得爸爸讲的这些很有道理。

  散步回家就开始掐时间做模拟卷,这是每天的“必修课”。高三做了多少模拟卷,王林珏已经记不清了,“我不觉得这是题海,做模拟卷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考题,效果很好。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进行专项提高。”

  王林珏兴趣广泛,而现在这些爱好成了她高三生活的调色板。她喜欢阅读,书看得很杂,高三学习紧张,常常在睡觉前偷偷看会儿,大部头的书只能暂且忍痛割爱。她喜欢舞蹈,从幼儿园中班到高中训练一直没有中断,民族舞和芭蕾都有一定功力。现在复习累的时候,她会放一曲音乐,跳一段舞蹈,缓解一下紧张情绪。

  王林珏还喜欢摄影。有一段时间,一只鸟儿在她房间的窗外“安营扎寨”,她就每天拿着相机把小鸟筑巢的过程拍下来。妈妈是地理老师,今年暑假有一个去新疆地质考察的机会,在王林珏的强烈要求下,妈妈答应带她一起去。高考后的这段时间她正好可以查些资料,做些准备。“去新疆一定会带上相机,磨练一下摄影技术。”

  王林珏特别感谢父母对她的尊重和理解,“很多事情都是我打定主意后,再象征性地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初中时,学业开始紧张,王林珏必须在舞蹈和电子琴两项特长学习中做出选择,当时她自己选择了舞蹈。“父母对我学习很放心,现在即使到了高考的紧要关头,饭桌上也很少听到父母的叮咛和唠叨,相反我们会讨论一些社会话题,像小升初怪像、留学[微博]低龄化等。”王林珏说,“不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读书上,成绩就会好。有目标,没压力,才是最好的状态。”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