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考生进北大几率是广东37.5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8日 15:12   信息时报

  有名校招生办人员回应招生歧视时透露,名校靠地方政府养着,对本省当然多给指标  近日,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在其研究课题“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得出结论,广东考生上北大比北京考生难上百倍!为何地方考生要上部属名校这么难?昨日,在广东高考(微博)咨询会上记者发现,由于部属高校在粤录取名额少,分数线普遍高企。而“历史原因”、“地方出钱”是高校招生负责老师一致的答复。对此,专家认为,地方与高校的利益挂钩、户籍制度障碍都是拦路虎。那么各省能否按考生人数分配名额?能否采取统一考试录取等其他方式,保障全国考(微博)生的公平呢?

  北大教授:北京考生进北大几率是安徽41倍

  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一个人能上北大、而北京的每190名考生当中就有一个人可以上北大,那么这样算下来,北京学生考进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广东考生的37.5倍,是贵州考生的35.4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 

  近日,北京大学(微博)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在其课题“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中得出结论,上海考生进复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的53倍,是山东考生的274倍,是内蒙古考生的288倍。

  记者调查:省外名校在粤招生仅数十名

  “这样的现象很普遍,所有北方的高校在本地都招得多,在地方都招得少!” 昨日,在高考招生咨询会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负责人说,“这个只有教育部能解决!” 除了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外,其他诸如人大、南开、上海交大(微博)等教育部直属高校,本是全国纳税人供养的,但是在各省的分配不均。

  以复旦大学(微博)为例,今年在广东招生52人,而在上海招生101人,江浙两省共招124人。该校招生负责人高艳琴告诉记者,“复旦在广东的招生算是多的了,其他省更少。”再看上海交大,该校在上海的招生计划有300名,而在广东的招生计划只有46名。记者在高考咨询会上环顾一周发现,没有高校在其分省计划中对外地的招生名额超过100人,而对广东已算偏爱。

  和咨询会上门庭若市的本地高校相比,省外名牌高校显得有点冷清。因为招生计划少,录取线飙高,让不少广东考生望而却步。以中国人民大学(微博)为例,该校负责人表示,今年人大在广东招50人,在北京招300至400人,在广东前400名(即670分以上)才有机会报考人大,但在北京,前几千名的考生都可以报人大了。而在广东,前200名报人大,都进不了热门专业,但在北京,同样的排名却可以任选专业。

  背后原因

  高校招办:地方政府出钱肯定要多给名额

  对于这种现象,高校招生负责人都把责任归咎于“历史”。尽管这样的分配不公,但是考生“被沉默”了,各大高校招生组组长也司空见惯。

  上海交大的招考负责人称:“这是一个历史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想招多少就招多少,省招办有计划下来的,分配就这样子的。”

  南开大学(微博)在天津的招生计划是广东的16倍。该校广东招生组组长赵英说,“对本地户籍学生照顾,招生计划会多,分摊到学生总数上来,分数自然就会低。而对于外省的招生计划少,自然分数就高了,这不存在不公平的问题。”

  “即便广东的中山大学(微博)在外地招生也是这样子精挑细选的。” 北京理工大学(微博)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户籍生的保护,也是各省招生办的想法。“另外,其实广东报外省高校的人数也很少,大部分都希望在本省读书,因此我们也要考虑这个问题。”

  同济大学(微博)在广东算是给力的了,在三个在粤招生的上海重点高校中以81个招生名额排在首位,但是相比起上海300多个指标仍然算少。“这个没有办法,虽然是部署高校,但这是地方政府出钱,肯定要拨多一点计划给上海。” 同济大学招生组负责人一针见血。

  专家解剖

  地方政府投入,高校以招生率回报

  “学校与地方政府联系很大,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需要与地方政府搞好关系,招生也更加偏重本地生源。”对这种现象,教育部资深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说,按照中国的教育体制,除了部署高校,还有各省各市的大学。这些大学虽然名义上都是公立大学,但是经费来源却各不相同。 中央的大学的经费来源都是国家给的,但是地方的大学是中央和地方合资共建的,中央在办学方面没有足够的投入,还在揩地方的油水。  

  比如“985工程”“211工程”等都针对部属高校,其建设资金却基本是中央与地方一比一配套,而高校在土地、治安、水电等各方面,对地方政府亦多有依赖。与此对应,部属高校以提高当地录取比例的方式,对地方政府的付出给予回报。这在高校与地方政府签订的共建协议中大都有明确约定。比如说广州大学(微博),因为是广州财政全力支持的,因此60%都招收广州的学生,肯定是对地方有所倾斜的。

  “计划录取制度与各地的教育不均衡相互作用,高考录取指标充足的地区,出于地方利益,反对外来人口瓜分利益。”张敏强说。

  解决之法

  按考生人数分配招生计划?

  既然全国名校在地方分配名额不足,那么是否可以按照各省考生人数分配招生计划呢?

  多名高校负责人都对此予以否定。上海交大的招生负责人表示:“这个不太可能实现。历来就是这么不公平的。”中国传媒大学(微博)的招生负责人也认为:“这个是全国的招生计划问题,并不是单个学校或者单个省能够决定的。我认为,以后几年都不会有多大改变,不会出现按照考生人数来分配招生计划的情况。”

  “当然,我们希望出现按照考生人数来分配招生计划,这样全国的考生想去哪读,就去哪读书,也就不存在异地考,不公平之类的问题了。”北京理工大学的招生负责人说。 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这个想法显得有点理想。

  对此,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曾表示,“如果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议打破现有的以省为单位分配招生计划的方式,采用按照各省的考生数来平均分配高校招生计划,特别是本科生招生计划,以体现考生的公平。”

  行政命令向地方倾斜?

  实际上,近年来教育部已经注意到名校的招生计划分配的偏颇,并通过行政进行干预。比如在自主招生方面积极探索。我们的自主招生就是一个公平的机会,给全国考生一张相同的试卷,同等的机会竞争,不存在省份不同,录取成绩不一样的情况。只要你有实力,有才,就可以来交大读书。这已经是一种公平的方式了。”上海交大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教育部还要求高校重点将招生计划向高等教育欠发达的西部或贫困地区倾斜。以清华大学(微博)为例,对西部12省(区、市)均扩大了招生计划,同时也对考生人数多、升学压力较大的中部省份重点增加了招生计划投放。 “在高考招生中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教育机会公平,让更多的孩子公平地拥有接受优质教育的希望,这是大学招生应当承担的责任。”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说。

  统一考试平等录取是否可行?

  北大教师张千帆指出,中国的招生考试改革必须先从摒除地域歧视开始。对全国各地考生,必须实行统一考试并原则上实行平等录取。考试方式和内容可以改革,但是考试和评分必须保持全国统一,对于少数族群聚集地等欠发达地区,大学可以按其全国平均录取比例和当地考生数量,实行同比例录取,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合理的行动。“这是大势所趋,不管愿不愿意,也是教育公平的要求。”同时,他也坦承,目前要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录取难度很大,“触动既得利益者太多,改革力度不可能太大。”他补充说,就地高考、按照当地标准考试、录取是教育改革应该迈出的第一步。

  他山之石

  国外对教育投入充足

  国立大学不受制于地方

  张千帆调查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士、德国、法国、印度、日本等国的招生考试制度,不同国家具有大同小异的高等教育体系。简言之,可以根据大学的性质将世界各国的大学分为三类:国立大学、地方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国立大学类似于中国的“部属高校”,由中央政府设立并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维持;地方公立大学则是由州、省或其他层次的地方政府设立,主要依靠地方财政维持;

  私立大学相当于国内的“民办院校”,由私人创办并主要依靠学费、私人捐赠等民间资源维持。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的大学招生制度,不难发现以下普遍规律:一是根据宪法或法律规定,国立大学有义务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考生一视同仁,对本地和外地考生在原则上采取平等的录取标准;二是地方公立大学可以照顾当地考生,对本地和外地考生实行不同的录取标准,但即便地方公立大学对当地考生的照顾在有些国家也存在宪法上的限度;三是私立大学一般遵循因材施教、择优录取的原则,没有义务也没有动力对本地考生给予任何特殊照顾。对不同国家的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高度一致的:除了某些国家的地方院校之外,所有这些国家的大学招生政策都没有地方保护主义,更没有设置地区指标制度。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报考实用信息查询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选大学:  
试题查询: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高考 填报志愿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