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林世宁 实习生 林玲
9月开学季即将到来,不少高中生已然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而即将升入高二的艳艳却仍在为去哪里读书纠结:
是独身回到陌生的海南老家?还是继续留在广东,等待2014年的异地高考(微博)政策?回去还是留下,就像是一场赌博。
现状
全国“高考候鸟”
每年逾百万
艳艳的祖籍在海南,她的父母十几年前便来到广东江门打工,艳艳在江门出生、长大,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一都是在江门读的。然而快要高考的艳艳,必须回到海南高考。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实行的政策一直是高考户籍制度,必须在户籍当地才能参加高考。
而在海南,艳艳没有朋友,不了解那里的教学重点,甚至连海南话都不会讲,在她看来,江门才是她的家乡。
据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目前在广东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约有331万人,占全国的1/3强,平均每个年级有36.7万人,放大到全国每个年级超过100万人。他们都将面临与艳艳同样的“高考”难题,长期以来,无法异地高考一直都被作为教育不公平的“典型”。他们几乎都将被迫在高中阶段与父母分隔两地,返回户籍所在地学习、高考,成为“高考候鸟”。
纠结
回家难适应 留下有风险
面对高考,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艳艳曾在微博上写出了自己的迷惘。今年刚参加过高考的“过来人”@郑大轩留言说:“我读初中那时就说要实施异地高考政策,当时我的一些外省的同学也说搏一搏在本地读,等政策出来。结果现在高考都结束了,政策还没出……”
尽管纠结,艳艳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留在江门赌一把。“回海南很不习惯,海南话一句都不会说,爸爸妈妈弟弟全都在这边”,艳艳说,她还是希望留在熟悉的地方,这样的话也不至于因为地方陌生而发挥失常。“如果后年政策还没有出台的话,我就要回海南复读一年再高考了”,说到这,艳艳又陷入了迷茫。
对艳艳来说,也许时间还算是充裕的,毕竟她离参加高考还有两年,但对于即将升入高三的网友@凉薄—薄凉来说,他必须在9月份开学之前就离开从小生活的福建,回到老家四川,“再不回来就来不及了,离开四川这么久,不知道两个地方的教材有多大差别,也不知道老师讲课是不是普通话,所以得提早回来适应,我不想将本身就很紧张的高三‘浪费’在适应这个问题上。”
因为户籍问题,@凉薄—薄凉从初中开始就关注“异地高考”,“初中就有听说了,那时候也是抱着等等的心态,可是现在依然没什么动静,等不起了”。回到四川后,因为语言不通,@凉薄—薄凉坦言听课还是有些吃力,再加上生活习惯各方面的差异,现在仍然处于适应期,“考试似乎是永远找不到状态,成绩暴跌,越考越找不到动力”,说到现在的状态,他非常无奈。
如果选择在“第二故乡”参加高考,随迁子女们必须冒着复读的风险等待政策的出台,如果“异地高考”在2014年如期实行,那么他们是幸运的;而如果未能出台,那么他们将至少输掉一年的青春时光。
期盼
“承诺2014” 前景雾里看花
近年来,大量随迁子女父母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呼吁政策转变,允许其子女在流入地求学、升学,而这一问题,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目前,已有省份相继公布了异地高考政策,并承诺从2014年开始实施,广东省虽未公布详细政策,但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广东省也将从2014年开始试行异地高考。
去年10月,由20多位随迁子女家长(微博)共同起草、5万多人签名的高考“民间方案”公布,建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公开表示,异地高考改革方案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同时表示方案公布时间“用不了10个月”;5月,包括北京大学(微博)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在内的数十位学者建言国务院、教育部,请求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切实推进教育与社会公平改革”;7月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河南高校调研期间称,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意见国务院已同意,将适时发布。
政策的推进似乎“一帆风顺”,异地高考政策已经指日可待,然而日前,当随迁子女家长再度前往教育部,要求尽快公布关于异地高考的实施办法时,信访办工作人员却明确表示,当时引发关注的“异地高考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的消息系媒体误读,正解是“一经国务院批准,将适时发布”。这条“媒体误读”的消息给满怀希望的学生及家长心理又蒙上了一层阴影,“被整迷糊了,遥遥无期啊,希望不要像前些年那样只是干打雷,不下雨”,艳艳很无奈地说道。
林世宁、林玲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