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校“双一流”建设不搞终身制 将“有进有出”动态调整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按照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并建立建设高校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
三部委公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建立“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
新京报讯 (记者沙璐)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按照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并建立建设高校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
2015年8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同年10月24日由国务院印发。“双一流”建设成为了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又一个备受关注的教育战略规划。
过去一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高校为“双一流”抢人等问题持续引发关注,“双一流”到底如何建设、怎么评选?1月25日晚,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的《实施办法》,明确了“双一流”建设周期、遴选条件、遴选程序、支持方式、管理方式等问题。
建设“双一流”需有一流专家
根据《实施办法》,“双一流”遴选条件分为两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校,须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国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同时,还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六个方面进行了要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求高校教师队伍需要政治素质强、潜心教书育人、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等。同时,要有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专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教师结构也要合理。
设专家委员会遴选“双一流”
《实施办法》规定,遴选将采取认定方式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设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由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人员组成。
之后根据认定标准专家委员会遴选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并提出意见建议。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审议确定建议名单。
华东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胡耀宗一直关注“双一流”的建设情况,据其介绍,目前国家没有公布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世界一流学科初步确定在100个左右。
“双一流”是如何炼成的
目标
到2020年 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到2030年 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遴选条件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应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校,须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
六方面要求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文化传承创新 师资队伍建设 国际交流合作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国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遴选程序
设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由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人员组成。
根据认定标准专家委员会遴选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并提出意见建议。
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审议确定建议名单。
列入拟建设名单的高校编制建设方案
高校须组织相关专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对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深入论证。
论证通过的建设方案及专家论证报告,经高校报所属省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报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 追问
“双一流”引发高校抢人才?
就在《实施办法》公布的同一天,1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明确表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该通知还要求,科学合理统筹人才薪酬待遇,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对于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应模范遵守聘任合同,聘期内或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变更工作单位。
去年12月,就有媒体报道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一些学校甚至被挖得“伤筋动骨”。对此,有高校教师告诉记者确实有这种情况存在。
“这个问题是长期存在的。”胡耀宗说,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总体上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工作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地处该地区的高校竞争力较弱,出现东部地区挖西部地区高校,西部著名高校挖地方一般院校的人才。
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胡耀宗认为,最主要是在学科布局上进行差异化布局,比如兰州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在冰川冻土、沙漠治理等学科做得是非常好的,但一些热门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或一些前沿学科,需要国家和地方的支持政策留住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认为,高校争人才从古至今就有,它促进各高校制定人性化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即使国内不抢、国外也会抢。对于大学教师、知识分子来说,他的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是否得到尊重、创新机会等也都是重要的原因,各高校不应一味抬高价。
巨额投入评双一流有用吗?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广东、河北、山东等16个省份出台了双一流建设相关方案或文件。
很多省份为了支持本省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据媒体报道,山东省将在“十三五”期间,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50亿元,支持山东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国海洋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等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力争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或世界前列;河南将投入超过13亿用于打造一批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和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的特色学科。而广东更是投入超过百亿元。
这些省份巨额的投入能否达到实效?对此,胡耀宗认为,每个省份在不同时期对大学的投入一般都是有重点的进行投入,总体看是好事情。
对于各省份投入额度方面的差异,他表示,各省间财力差别比较大,高等教育发展基础也不同,每个省份投入肯定不一样。
程方平则认为,现在一些省份“为评而评”存在一定问题,成为一流大学不是靠评,而是靠大学里老师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双一流”建设要避免走形式主义,要务实。
“211”“985”是否已成历史?
随着《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的出台,曾经的大学“标杆”——“211”“985”工程可能也将退出舞台。
对此,去年6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程方平表示,前面的探索是后面探索的基础,不应该截然分开,这只是概念上的区别,大方向应该是一致的。
胡耀宗表示,从长期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从1952年就开始有重点地对大学进行投入建设,不同时期都会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对部分大学进行重点支持。“211”“985”工程是上世纪90年代前后期进行,现在过了20多年,顺应新的国家战略需求提出一个新的发展规划非常及时。
而且“211”“985”工程的投入成绩还是比较突出的,从国际大学排名来看,中国大学进步很明显。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与这些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知识贡献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