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高校可为“一带一路”贡献人才与智慧——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副教务长、国际教育办公室主任高虹谈“一带一路”人才培养)
新华网北京5月12日报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教育积极行动,为“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厚植民意根基、培养人才、贡献智慧。在这些行动中,中国的高校承担了哪些任务?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国际教育办公室主任高虹5月12日就这些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本科:全面布局、充足后劲
问:2017年,清华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呈现出哪些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新特点?
答:2017年,我校全面布局针对“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在本科国际学生招生中,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近30场宣讲和交流活动,邀请多位清华大学优秀教授巡讲,传播中国的大学文化与精神、介绍最新科研成果,扩大了中国高等教育在当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从2017级国际学生的录取数据来看,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达到140人,创历史新高。5位马来西亚著名企业家还捐资成立清华马来西亚奖学金,用于资助在清华学习的马来西亚学生,未来面向“一带一路”的教育合作和交流有了充足后劲。
此外,2017年,清华大学新增“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方向”的本科培养项目,着重塑造学生具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感,大力提升学生跨文化的协作和领导能力,包括语言、沟通、谈判、领导力以及融入多元文化的能力。
研究生:项目延伸、深度合作
问:“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大量高端实践型人才,为此,清华大学启动了哪些与之相关的项目?
答:清华大学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实践项目。2016年暑期,我们首次建立清华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海外基地,并派出首支社会实践队伍远赴非洲肯尼亚投入当地近百年第一条新建铁路——蒙内铁路的建设。同学们将社会实践与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建立对世界和中国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取得良好的反响。
在试点基础上,2017年,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中资企业共建30余项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海外项目,挑选优秀研究生赴海外开展必修社会实践,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
此外,我们还启动建设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国际人才培养项目、水利系英文博士、硕士学位项目,设立清华大学发展中国家研究博士项目,开办国际工程管理硕士项目,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培养更多人才。
继续教育:跨界合作、多元创新
问:在继续教育领域,清华大学进行了哪些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探索?
答:2015年以来,清华大学共举办了12个“一带一路”相关的培训项目,如土木工程系“一带一路”国际投融资PPP高峰论坛、金融学院发展中国家金融领袖培养计划项目、经管学院印尼企业家“领航计划”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项目等,培养学员500余人。
此外,金融学院正在积极探讨与匈牙利中央银行的合作,寻找能尽快开展的合作点,并计划以匈牙利为切入点,拉动与中东欧国家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使“一带一路”相关课程的学生群体和影响对象更加广泛和多元化,起到以点带面的推进作用。
责任编辑:尹菲